当前位置:山西晋城 > 晋城市情

区域概况

发布时间:2021-09-03 01:09:09
城区:1985年县改市时设置,为全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下辖1镇7个办事处,总面积为149.6平方公里,人口约30余万。至2004年底,国内生产总值由建区之初的10018万元增长为19.98亿元;财政总收入由建区初的2047万元增长为2.06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建区之初的574元增长为4129元。1999年跨入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全国卫生城市的先进行列;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2004年荣获“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

宏伟蓝图

  今后五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07年率先在全市建成宽裕型小康区,力争到20l5年提前五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体是:基本建立与城市功能相适应的新型产业体系,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持续快速继康发展,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到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7亿元,年均增长11%,在2000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财政总收人达列2.6亿元,年均增长15%,在2002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年均增长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万元,年均增长10%。市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基本建立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社会事业体系。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城多居民收入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更加富足,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泽州:

    泽州县地处祖国东西部交汇、晋豫两省交界,为三晋大地通向中原的要冲,史称“河东屏翰,冀南雄镇”。县域环绕于晋城市区,形似一片美丽的枫叶,总面积2023平方公里,辖14镇3乡,633个行政村,总人口52万,泽州历史悠久,山川秀美,境内秀丽雄浑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景人文观交相辉映。资源丰富,素有“煤铁之乡”的美誉。交通便利,晋焦电气化铁路、晋焦、晋长、晋候、晋济高速公路四通八达。这是一块积淀着千年文明而又充满勃勃生机的厚土,更是一方吸引各界有识之士投资兴业的热土。

  泽州县:1985年建市时为晋城市郊区,1996年8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郊区设泽州县。全县总面积2023平方公里,人口52万人,下辖14镇3乡633个行政村。至2004年底,国内生产总值由1985年的27612万元增长为57.4757亿元;财政总收入由1985年的1600万元增长为5.520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5年的421.2元增长为3848元。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创建文明城镇工作先进县”、“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县”、“全国绿化先进县”“全国电气化建设先进县”、“全国村镇建设先进县”。

  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方向,倡导“三业经济”推进泽州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三业经济”,即绿色农业、生态工业、新兴产业;启动“三创动力”,即机制创活、环境创优、党建创新;实现“三县目标”,即宽裕型小康县、中西部经济强县、全国一流文明县。通过三年来的组织实施,全县经济发展已全面走出低谷、走出困境,步入了一个全新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平台。

  绿色农业已具雏形。建成了蔬菜、油料、干鲜果、中药材、小杂粮、优质牧草等特色农产品专业生产基地。成为国家级粮食生产基地县、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县、国家级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县、山西省瘦肉型商品猪基地县、晋城市蔬菜生产基地县。借鉴陕西杨凌经验,建设了泽州“小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区,初步建立了霍秀、渠头、水北等12个功能比较齐全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实施了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太行山绿化、小康乡村生态园林化,国家级生态环境建设等一批生态工程,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6.7%。

  生态工业搭起框架。对“五小”工业进行了全面改造,新上、改造、扩建了一批重点工业项目,煤、铁、铸三类支柱产业在改造中得到提升,传统产业转化为优势产业,先后关闭小煤矿106座,建成150万吨矿井1座,改造扩建30吨以上骨干矿井7座,新建洗煤、型煤企业12个。2003年煤炭产量达到1049万吨。特别是王坡煤矿与天地科技股份公司,中国煤炭科学院联合组建了山西天地王坡煤业有限公司,实现了资源、资本、技术和管理的有效结合,采用国际、国内最先进的综采综放技术,使回采率达到90%以上。在冶铸业发展方面坚持“关小、改中、建大、抓示范、上档次”,取缔小冶炼、小铸造企业554个,建成179立方高炉3座,在建179立方高炉6座,318立方高炉3座,占到了晋城市l00立方以上高炉总数的80%,生铁产量达到15O万吨。

   新兴产业逐步壮大。泽州着眼长远,积极发展市场前景好、发展空间大、环境污染少的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近年来,新上了思科高岭土、强华铝硅钛、泽远烧烤炭、方正水处理剂、四氧化三锰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同时,泽州县连续开展了两届“泽州金秋小康旅游月”活动,推出了“山(珏山)、水(山里泉)、湾(中国第一湾)”和“小康特色游”旅游品牌,旅游业正在成为泽州经济的一个新亮点。

   以乡镇企业改革为重点,深化产权改革,民营经济成为泽州经济舞台上的主角。

   深化改革,盘活了存量。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创造,谁所有”的原则,泽州提出了“产权确认”的改革思路。推出了全市第一家乡企改革的典型——润华公司,第一家乡企股份公司——富景股份实业有限公司,第一家村级集体经济改革典型——上掌村,第一家技术产权确认的典型——钢岭地公司。全县778家乡村集体企业,已有772家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改制,改制面达到99%。近年来,多种所有制经济联合发展,做大做强,成为企业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天户煤矿兼并化工厂组建了晋城市坤达煤化磁材有限公司,实现了优势项目与优势企业的强强联合;晨晖管业、亚鑫318立方高炉,泽西、众鑫179立方高炉等,通过联合发展,集中民间资金,在全县冶铸传统产业上档升级中,发挥了骨干的作用。

   优化环境,吸引了增量。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县政府机构由32个精减到了25个,乡镇数由26个撤并为17个。着力创优发展环境。发展环境的改善,不仅促进了本县企业的发展,而且吸引了大量县外资本的技术人才。近五年,全县项目融资达32亿元。福建福盛集团看好本地投资环境与煤铁资源优势,独资建设了福盛百万吨轧钢厂,实现了煤铁产业链向钢材的延伸。美籍华人赵志明先生利用本地优质无烟煤,投资建设了泽远十万吨烧烤炭项目,产品进入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市场。与此同时,吸引了北京科技大学、郑州机械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近200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加盟泽州发展。

   放手发展,膨胀了总量。一系列鼓励和扶持政策,引导民营企业规模化、科技化和质量效益型发展,扶持民营企业做大做优。全县民营企业总数达到7617个,销售收入在百万元以上的5O7个,千万元以上的l8个,5000万元以上的3个,亿元以上的1个。2003年,全县民营经济上缴税金达8293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22.48%,成为全县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被山西省委, 省政府表彰为“民营经济十强县”。

   以小城镇为结合点,统筹城乡发展,社会事业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步步高升。

   城镇建设成效显著。投资近亿元,完成了县城总体规划,建成了贯通泽州县城与晋城市区的交通主动脉——凤城路,兴建了功能齐伞、环境优美、经济适用的凤城生活小区。全县城镇化率达到29%,成为全国村镇建设先进县。投资近亿元,全面完成了农村电网和水电改造工程,解决了15个乡镇、525个村、近11万户的用电困难,成为全国电气化建设先进县。构筑了四通八达,辐射乡村的交通网络。投资4.37亿元,新建、改造县、乡村道路1000余公里。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为泽州的快速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跻身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行列,成为全省首个国家级“科技引导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和“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县”,构建了“三教统筹”的教育格局,成为全国文化先进县。所有乡镇卫生院全部进入等级医院行列。基本实现了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成为全省初级卫生保健先进县。在全省率先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覆盖面达到了75%。

   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新创建省级文明小城镇3个、市级2个,成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县。20个村、5个乡镇跨入市级安全文明村镇行列。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继1995年全县基本达到小康,2000年乡乡镇镇达小康之后,又有3个乡镇和195个村跨入宽裕型小康村行列,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小康建设十强县”。近五年农民人均纯收由2950元增加到3452元。城乡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均居住面积由26.7平方米提高到34.5平方米,家庭小轿车拥有率达到3%。

   全面小康的蓝图已经绘就,催人奋进的号角再次吹响,泽州又向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健步迈进。

   面向未来,泽州县委,县政府结合自身实际,科学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宏伟蓝图。本届县委、政府将带领全县人民,力争到2007年,实现“五年再造一个泽州”的目标。

   ——到2007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突破90.8亿元;财政收入翻一番,达到5.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00元。产业结构实现优化升级,基本形成绿色农业、生态工业、新兴产业协调发展,传统产业、接续产业互为支撑的格局,奠定建设中西部经济强县的基础。

   ——到2007年,基本形成以县城为核心、以重点中心镇为纽带、以一般村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到2005年基本实现行政村“村村通”水泥(油)路目标。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保障能力有新的提高,到2005年在全省率先基本建成宽裕型小康县。

   ——到2007年,基本形成市场化程度高、开放程度高、社会诚信度高的格局。使泽州成为最适宜投资和创业的开放县。

   ——到2007年,基本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局面,使泽州成为经济发达、科教领先、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富足、全民素质较高的现代化文明县。

高平:

    高平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西南边缘,1993年撤县设市,是晋城市唯一的县级市。全市总面积946平方公里,辖9镇4乡3个街道办事处、461个行政村和居委会,总人口48万人。

   近几年来,高平市先后被省、晋城市政府评为“产业结构调整先进市”、“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市”、“科教进步先进市”、“教育布局调整先进市”、“安全生产先进市”,同时获得“全国民政先进市”、“全省双拥模范城”、“全省爱国卫生模范城市”等光荣称号。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结构日趋优化。至2004年底,国内生产总值由1985年的20051万元增长为38.16亿元;财政总收入由1985年的2243万元增长为6.151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5年的427元增长为3293元。

   高平市政府的奋斗目标是:五年建成宽裕型小康市,十年建成山西省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强市。

   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是:集中精力、财力、物力,认真搞好六大基地建设。一是清洁能源基地。继续贯彻落实“关小、改中、建大、转化、增效”的指导方针,精心组织煤炭企业的生产和销售,重点抓好骨干矿井建设,使全市百万吨矿井达到3个,30万吨矿井达到10个;依托71平方公里煤炭资源,组建高平煤业(集团)公司,筹建3—4个30O万吨以上矿井,力争使全市煤炭产量保持在1500万吨左右,煤炭外销保持在1000万吨以上,储备煤炭达到1000万吨。二是化肥化工基地。重点抓好山西天脊集团的“40——60工程”项目、晋丰化工集团“36——52工程”项目,使全市化肥化工产值达到50亿元。三是冶炼铸造基地。要抓好闽峰钢铁有限公司50O立方高炉、兴华冶铸有限公司318立方高炉、箭头铁业有限公司179立方高炉的达产达效,全市优质生铁产量达到15O万吨。四是轻工食品基地。加快厦普赛尔10万吨黄梨汁系列饮料、塔王醋业有限公司3万吨食醋、绿是金食业有限公司1万吨杂粮加工等食品项目的达产达效。五是优质生猪基地。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科技含量,推行品牌认证,提升产业效益。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全市生猪出栏达到100万头。六是旅游文物基地。按照“打造炎帝文化品牌,开发长平古战场”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加快以羊头山炎帝文化为主体的根祖文化、以长平古战场遗址为主体的古军事文化和以七佛山生态公园、5个国保文物单位为主体的宗教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步伐。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是“六个倾斜”:

   向“三农”倾斜。在农民增收的问题上,今年要突出抓好三个关键环节:一是保粮工程。实行严格的土地保护政策,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通过调整品种结构,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使全市粮食总产稳定在1.9亿公斤。二是扩猪工程。新建2个万头猪场、15个千头猪场、2个养猪小区,全年生猪出栏总数达到42万头,优质猪占到80%以上。三是增经工程。抓好优质蔬菜、果品、苗木花卉等生产基地建设,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

   向重大调产项目倾斜。按照“新建项目做大做强做优,续建项目达产达效达标”的要求,对重大调产项目,要锁定目标,明确责任,领导包干,限期完成。

   向城市建设倾斜。继续抓好提升一条街、开发一座山、拓宽一条路、治理一条河的“四个一”工程,重点抓好晋长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的开工建设。

   向教科文卫特别是教育倾斜。坚持“调整结构、整合资源、多元投入、鼓励民办"的原则,实行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走经科教一体化之路。年内,完成东方红小学迁建工程和30所农村中小学的建设改造。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和社会资金向教育事业倾斜,拓宽投入渠道,改善办学条件,强化教师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重点办好三件事情:一是要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做好社会养老保险的征缴扩面和养老保险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加快城乡低保制度改革,努力做到应保尽保;继续推进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保险制度改革。二是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全年力争新增城镇就业岗位3500个。三是建立“助苗成才”基金,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每年解决5OO名农村贫困失学
儿童的复学问题。

   向生态环境倾斜。围绕打造绿色高平、人文高平的目标,坚决取缔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土小”企业;加强环境监测,完善市区空气质量日报制度,确保市区空气二级以上天数达到160天以上。

阳城:

    阳城县汉称获泽县,唐改为阳城县至今。总面积1968平方公里,人口41万,下辖9镇8乡1个办事处474个行政村。至2004年底,国内生产总值由1985年的19564万元增长为46.08亿元;财政总收入由1985年的1916万元增长为6.6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5年的363元增长为3155元。1994年被国家教委评为全国“两基”先进县;1997年曾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的光荣称号;2000年被中国教育学会吸收为全国18个教育改革实验县之一;2003年被评为“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该县的蚕桑基地被列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蚕桑生产示范园区。

  今后一段时期阳城县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持续抓好“三个突破”,主攻“六个重点”,建设“九大产业基地”,实现“五个增长”,继续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为建成宽裕型小康县而努力奋斗。

   奋斗目标是:201O年,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比2000年翻两番,分别达到l00亿元和10亿元,综合实力夺取全省第一,跻身中西部地区经济强县;到20l5年全面建成小康县,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奋斗目标。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在2008年前将围绕建设绿色阳城、工业阳城、城市阳城、开放阳城,全力实现“五新”目标,建成九大产业基地。

  “五新”目标:

  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营造区域发展比较优势,提高产业竞争力,扩大经济总量。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化、市场化、标准化和外向化,实现农业持续增效和农民稳定增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以新兴优势产业和传统支柱产业为支撑的新型工业格局。充分发挥皇城相府的龙头效应,努力打造知名品牌,积极发展以明清古建和自然风光为特色的旅游业,升级改造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发展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经济市场化跃上新水平。坚持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国有、集体资本从一般性竞争领域和地面企业全部退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5%以上。
  进一步强化“亲商、扶商、富商”意识,开放领域更加广泛,开放带动力更加增强。

  城镇化建设取得新突破。按照“开发新城区,改造老城区”的总体思路,着力构建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加快撤县设市步伐。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的方针,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发展环境明显改观。大力发展北留、润城等中心小城镇。力争使城市化率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达到30%。建成中西部地区文明城市和一流园林卫生城市。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思想,基层民主更加健全,全民法制观念明显增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创新局面,全县人民的综合文明素质进一步提高。构建比较完善的科技、教育、文化体系,高中阶段教育得到普及。

   人民生活迈入新阶段。以民富、民享为基本方向,初步建立覆盖城乡、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起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长效机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农村劳动力就业率达到90%以上。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居住条件、医疗卫生条件、大气和水环境质量等生活环境进一步优化,群众的精神文化消费层次有较大提升。

   九大产业基地:一是800万——1000万吨清洁煤产业;二是5000万——1亿平方米新型建瓷产业;三是年接待100万游客的旅游产业;四是城市化率达30%的经济集聚中心;五是1O万——20万吨中高档铸件产业;六是30万吨大化肥基地;七是10万亩优质蚕桑基地;八是10万亩干果经济林基地;九是10万头优质肉牛基地。

沁水:

    沁水县地处太行、太岳、中条三大山系之间。全县总面积2655平方公里,人口21万,下辖7镇7乡248个行政村和居委会。至2004年底,国内生产总值由1985年的12293万元增长为18.5亿元;财政总收入由1985年的575万元增长为3.549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5年的266元增长为2591元。1999年、2001年曾分别获“全国科技先进县”、“全国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2002年、2004年分别被评为“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最快百强县”、“全国水土保持红旗县”。

   与时俱进,绘就了小康社会新宏图

   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沁水这样一个能源型县域经济而言,有三大机遇。一是面临着持续稳定的宏观政策机遇期。这无疑将对能源型县域经济起到强有力的拉动作用。二是面临着史无前例的交通建设集中期。全县新增油路和水泥路里程将达1119公里,相当于建国以来总和的6倍,制约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交通瓶颈将被彻底打破。三是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外来投资高峰期。沁水目前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开发重点和投资热点。今后五年,张峰水库、鲁能煤电、煤层气开发等一大批重点工程的开工上马,仅外来投资就达6 3 0多亿元。毫无疑问,未来5年将是沁水外来投资大增长、经济格局大调整、人才资源大引进的5年。这些机遇的到来,标志着我们推进大发展、实现大跨越的条件已经具备。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在未来几年的大改革、大发展之中,沁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大力实施民营立县、开放活县、科教兴县三大战略,努力建设特色农业大县、煤炭经济强县、生态旅游名县。总体目标是:到200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亿元,比2OOO年翻一番;财政总收入达到4.5亿元,比2OO3年翻一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5O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500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基本建成全省经济强县。

   (一)大力实施民营兴县战略,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更新更大活力。一是要加大所有制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国有集体地面企业改革步伐。要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加快对乡村煤炭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全面提高民营化程度。二是要千方百计招商引资。凡国家政策允许的领域,要对民营经济彻底放开。要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精心储备一批科技含量高、增长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项目,利用多种形式和渠道向社会定期发布,以项目促招商。三是要进一步创优发展环境。要牢固树立“经营环境”的理念。通过创优环境,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二)全面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努力实现农民增收。要围绕建设特色农业大县目标,紧扣农民增收这个中心,努力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一是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围绕四大支柱产业,打特色牌,走特色路,建特色县。畜牧业要建成全省养羊大县、畜牧强县;蔬菜业要建成全省无公害蔬菜基地;蚕茧产量要保持在110万公斤以上;退耕还林要达到2O万亩。二是要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步伐。要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聚集,五年内减少农村人口5万人,县城达到5万人,全县城镇化率达到5O%以上。县城要以生态化园林式为目标,努力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三是要加快提高农民知识化进程。要采取各种方式和途径,抓好农业科技知识、农业实用技术的普及和推广。积极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和销售服务。四是要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节水农业1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0万亩。五是要加快推进农村各项改革。要进一步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继续引深土地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继续加快农村金融、农产品流通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农村税费改革。

   (三)紧紧围绕建设煤炭经济强县目标,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一是要继续做强做大煤炭产业。按照“整合资源、关小建大、提升转化”的思路,控制总量关掉一批,整合资源改组一批,加工转化增效一批,争取资源圈定一批,使全县矿井数量控制在20个以内,原煤产量稳定在800万吨以上。形成以煤为主的煤——气——电产业链。二是要大力提升冶铸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按照“关小建大上档次”的方针,坚决取缔小冶炼、小铸造,积极扶持一批300立方米以上高炉,抓紧发展一批规模铸造企业,形成以生铁为主的冶炼——铸造——废料利用产业链。要加快培育一批农字号龙头企业,形成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基地——加工——销售产业链。三是要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力争用五年时间初步建成中村冶铸工业园区、加丰清洁能源工业园区和郑庄绿色食品加工园区,使三大工业园区成为我县经济新的增长极。

   (四)加大旅游开发力度,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创品牌,五年见成效”思路,把我县建设成为全省一流的生态旅游名县。一是要加快资源整合,打造特色品牌。以舜王坪生态旅游区为龙头,打出舜王坪特色生态游品牌。以赵树理文化旅游村为龙头,打出沁水古建人文游品牌。以张峰水库为龙头,打出沁河休闲度假游品牌。二是要大力推进基础建设和景区景点建设。坚持“政府引导,分类建设”的原则,加快旅游公路建设,全面提高旅游专线等级。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把景区景点开发全面推向市场。三是要加强软件配套,提升服务档次。要围绕构建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目标,完善旅游景点的整体服务功能。

   (五)突出抓好就业和科教文卫工作,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一是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政府就业资金,推行就业和再就业目标责任制,确保每年新增就业岗位2500个以上。城市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二是要加速推进科技进步。要加强科技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科技投入机制,加大科技调产力度,加快人才培育和引进步伐,全面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三是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要实行“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四是要积极繁荣文体事业。努力建设一批高标准文体设施。完成《沁水县志》、《沁水名人名篇》、《沁水解读》的续修和编纂。五是要全力搞好卫生事业。要加大卫生资源的整合力度,加强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

   历史的机遇千载难逢,宏伟的蓝图催人奋进。勤劳智慧的沁水人民将以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昂扬奋进、志在必胜的精神信念,同心同德,扎实苦干,为建设更加富裕、更加文明的新沁水而努力奋斗。

陵川:

    陵川县全县境内平均海拔1058米,素有“太行屋脊”之称。总面积1751平方公里,辖7镇5乡378个行政村,总人口25.17万人。至2004年底,国内生产总值由1985年的12860万元增长为11.6732亿元;财政总收入由1985年的625万元增长为1.436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5年的359元增长为2476元。1997年被列入全国“九五”期间300个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建设行列;1998年跨入全国科技先进县行列,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两基”先进县,国务院曾授予“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的光荣称号;1999年被国家财政部评为“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先进县;2001年国家计委、水利部授予“全国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

全面建设陵川小康社会展望

  一、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县的第一要务,建设一个殷实富裕的陵川。要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要做强草食畜牧业。以养羊为龙头,养牛、养猪、养兔、养鸡及特种养殖同步发展,继续在全县组织实施万户农民养殖增收工程。要做大道地中药材产业。以党参、连翘、柴胡、金银花等品种的规范化种植为重点,建成全省畜牧大县和药材大县。要做活干(鲜)果经济林产业。到2007年,全县所有25度以上的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要做精优质小杂粮产业。同时,继续抓好玉米新品种的推广,继续抓好蚕桑、反季节蔬菜等调产项目,把结构调优,规模调大,效益调高。要组建行业协会,形成上下贯通、左右相连的行业服务网络,每个乡镇要组建2—3个名副其实、对产业发展有用、农民增收有利的专业合作社,逐步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产品市场体系,促进农民增收。

  要积极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的质量与效益。一切从企业实际出发,一厂一策,一厂多制。要加大传统产业提升改造力度。煤炭产业要继续贯彻“关小改中建大”的方针,进一步整合资源。提高冶铸产业的集中度,增强冶铸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化工产业要优化产品,加快化肥有限公司主导产品由碳铵向液氨的转变;要实施园区带动战略,建立礼义工业园区,不断提高企业的集中度,逐步形成新的产业群。到2007年,在全县培育三到五个年销售收入在亿元以上、年上缴税金500——1000万元以上的优势企业,全县生产性工业企业纳税的总额要占到全县财政总收入的60%以上,通过农业增收,工业增效,民营企业的大发展和财政的增收节支,今后五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递增10%,2007年达到1 5亿元;财政总收入年平均递增13%,2007年达到1.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递增8.5%,2007年达到3 1 00元,建成殷实富裕的小康县

   二、以提高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为内涵,建设一个开放信用的陵川。要创建设施完善的发展环境。要继续加大公路建设的力度,到2007年,新增二级以上油路56公里,县乡干线油路突破200公里,新增水泥路1000公里,实现干线公路高级化,区域公路网络化,乡村公路水泥化,旅游公路环保化的目标;加快电力设施建设,继续做好城镇变电站增容,基本满足全县生产生活用电需要;要发展通讯和信息产业,明年开通教育网旅游网、安全网和城市建设网,五年实现所有乡镇、所有企业以及1OO个村、3000个家庭上网,电视普及率达到98%以上。

   三、继续抓好旅游产业开发,建设一个绿色秀美的陵川。五年内,要使勤泉、门河、黄围、秦家磨、陵辉线、西溪等景点景区都具备批量接待游客的基本条件。同时,要组建文化开发公司,把文化内涵变为文化产品,把分散效应变为规模效应,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开发区:

    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建于1992年8月,是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的省级开发区。开发区辖区面积9平方公里,总人口1.5万。建区以来,入区投资企业不断增多,开发区的经济实力日益壮大。目前,全区企业总数达到230多户,涉及投资额8.32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数已占到全市的50%。2004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1亿元,财政收入6605万元,全区引进外资项目总额达到了3099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达到1317万美元,超过建区前10年的总和,创建区以来利用外资最好水平。

  近年来,开发区大力实施“一区多园”规划,积极构建以特色产业为支撑的“区中园、园中园”,园区建设有了快速发展。目前,初具规模的国际铸造工业园区已成为晋城市乃至山西省铸造行业的重点工业园区,现已有外商独资盛固精工有限公司入住投产。在产业发展上,以专业化园区为标志,以绿洲大麻项目为重点的丝麻纺织工业集中区,今年即将投产;以劳来福薄璧不锈钢管为标志的新材料工业园区已列入规划;以中小企业为特色的民营工业园区正在热火朝天紧张建设。特别是即将建设的以富晋二期工程为标志的富士康晋城科技工业园(“富士康”是台商郭台铭创办的产业,名列世界500强),以生产光通讯产品和精密零组件为主,总投资5亿美元,占地1000余亩,建成后可吸纳2.5—3万人就业,年产值150—200亿元人民币。该项目的建设,可大大提高晋城的知名度,提升晋城市的技术含量。靠龙头企业带动,以特色产业支撑,民营工业园区已初步形成了以精密铸造、机电制造、丝麻服装、生物医药、新材料、现代商贸服务为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

发展前景

  新时期,市委、市政府对开发区发展寄予厚望,要求把开发区建成全市结构调整的先行区、体制创新的实验区、新兴产业的孵化区、招商引资的承载区、城市建设的新型区和财政收入的主干区。成为吸引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的政策洼地和经济技术研发的战略高地,成为全市经济新的增长极。

   “十一五”期末,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33亿元,合同引进外资要达到5000美元,财政收入要实现连续翻番,达到5亿元。到20l0年,全区经济和各项事业要在六个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一是经济总量和运行质量要实现新的跨越;二是产业培育和园区建设要迈上新的台阶:三是管理体制和环境创新要实现新的突破;四是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要取得新的成果,五是城市建设和旧村改造要呈现新的面貌;六是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要实现新的提高。

   在今后的几年里,开发区将紧紧围绕全市确立的“八大产业”和“四大基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围绕铸造、机电、生物医药、新材料、精细化工五大产业,着力引进规模企业和骨干项目,发展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加快培育产业优质,促进全区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全面提高区域工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能力。发挥主导产业的联动效应,延伸产业链,增强产业化配套能力,努力形成开发区多元化、规模化的支柱产业群,切实走出一条具有晋城特色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评价优、人力资源优势和本地特色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晋城在线)

晋城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