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树一帜的阳城生铁冶铸技艺

发布时间:2021-09-03 01:09:23

 

犁镜

 

 

犁镜的一种

 

 

犁镜生产工艺

 

 

犁炉厂曾经的旧厂址

 

 

生产阳城犁镜烧木炭的炭窑遗址

 

 

铁范

 

 

 

中国自公元前六世纪起即发明了生铁冶铸术,比欧洲至少早了十六个世纪。而且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和西方迥然不同的钢铁冶炼技艺体系,由此创造了辉煌的铁器时代与钢铁文明。山西阳城的坩埚炼铁和犁炉炼铁即是中国生铁冶炼技术的代表作,以一地兼具这两种冶铁术的形式,这在全国也是罕见的,因而更具独特的价值。

阳城县位于山西省境南端中段,面积1923平方公里,辖七镇十八乡,人口37.2万。阳城古称东泽,唐武德初治泽州,天宝年间改阳城县。境内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以海拔1888的析城山为主体的南部山区,山岭陡峭,森林茂密,水源充足,且制高点、关隘口、天然石洞繁多,地势险要。矿藏以煤、铁、硫磺为主,铁矿资源丰富,以俗称窝子矿的富铁矿为主,储量小,分布广,矿层接近地表,易于开采。

阳城犁镜的发展历史

铁范(制作犁镜用的模子)铸造技艺也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创造,从战国到南北朝,铁范曾广泛用于铸造农具和手工工具,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先秦、汉唐文明的形成有重要贡献。历代的生铁多用竖炉冶炼,按炉容和炉高可分为大、中、小三种形式。阳城犁炉属于中小型竖炉,与湖南等地的搀炉同类,而比江苏地区的苏炉为高。传统炼铁炉的另一种形式为坩埚炉,起始年代不详,多用于山西、河南、河北、山东、辽宁等省,尤以山西晋城地区为盛。

阳城犁镜铁范铸造在明清之际已臻成熟,其原型可上溯到汉代。从泥范翻制铁范,再用铁范铸作犁镜,具有自成体系的完整的工艺规范,堪称中国式铁范铸造的活化石

阳城生铁冶铸术主要包括坩埚炼铁、犁炉炼铁和犁镜的铁范制作。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对阳城当地生铁冶铸术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基础,犁镜铁范的铸造当时由阳城上芹村李姓世代相传,独家制作,据说这一特技最早的一代是从阳城犁川学艺得来。铸造犁镜所用铁范,俗称犁面盒或简称盒子,由泥范铸成。阳城所用犁面盒子为灰口铸铁材料,抗热应力变化性能好,能耐高温铁水的冲击,可使用十多年,浇铸次数达3万次以上。

犁镜铁范由上下两扇范组成,外廓随犁镜的轮廓形状而变易。不同品种的犁镜需有不同的曲面形状。犁镜背面有。用绳索或铁丝穿过鼻孔,可将犁镜固紧于犁的扶手上。铁范自带浇口,开设在范的端部。上下范合型时,由左右各一个梯形榫、卯来定位。

犁镜旧称犁壁,唐陆龟蒙《耒耜经》,简称作。由于犁镜为白口铁材质,脆硬耐磨,在和土块经常摩擦的过程中,使镜面保持光亮,这是犁镜得名的由来。

阳城犁镜的生产起自何年代,迄今无文献可考。据说是在明末由山西晋城犁川(一说由河南禹县)传至新安县白沙镇(所以又称白沙犁镜),再迁至济源北部山区。其后,因木炭供应不足和为省却运输费用,又迁到阳城南部山区。建国前,河南沁阳(即怀庆)商人雇用济源铸匠,于秋季种麦时候到阳城开炉铸镜,建国后,犁镜生产虽归手工业部门经管,但技术人员仍由济源人担任。上世纪50年代晚期,犁镜铸造术才逐渐为阳城本地工匠所掌握。

相传阳城犁镜有400多种,它们不仅形制有别,重量也相差很大,最重的达4.25公斤,最轻的约1公斤。因为犁镜销售地域广阔,而各地区地貌、土质、作物、耕畜及耕作技术不同,须因地制宜,备有多种规格以适应农耕的需要。但品种过多又造成产销不对路、难以卯合等弊端,因而有错贩犁镜饿死人这样的俗谚。犁镜可按外廓形状分为三大类,即:圆形、长方形和特殊形。每一大类又分为若干品种。无论犁镜的整体轮廓为何种形状,其工作面总是呈弧形的曲面,以利于将犁起的土块翻转成垄。

犁炉铁水用手包承接,表面要撒黄贝草灰以防止氧化。浇铸速度宜先快后慢,以保证充型完全。铁范需预热和涮上用菀荆木炭粉调制的涂料。浇铸时,工匠即以足踩住铁范跑火,表现了娴熟的技巧。浇后由浇口倒出尚未凝固的铁水,迅速打开铁范,取出犁镜。此时的犁镜仍通体透红。待冷却后,去除飞边和毛疵,即得到成品。

阳城犁镜的保护有了计划

上世纪60年代起,太原理工大学李达教授等曾对阳城犁镜铸造工艺作了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和标准化检测。8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史研究所又相继进行了实地考察,对其学术价值和抢救保护的重要性作了充分论证。一致认为:作为阳城生铁冶铸技艺代表作的犁镜,其技艺传授、行业习俗、工具设备、作业运行乃至作坊布局,既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又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上世纪80年代由于涉及生态保护,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和农业机械的推广普及,社会需求量减小,导致阳城犁镜生产萎缩。90年代后期,横河、桑林、马甲等地仍有少量犁炉在生产,近年已全停产,艺人、工具装备散失严重。如横河犁炉社,场地仍在,但犁炉已毁坏。由于仍有相当数量的艺人健在,在上级主管部门支持下,通过阳城县各级领导和群众的努力,不失时机地进行调查和抢救、复原犁炉社的原有面貌,包括木炭烧制、矿石破碎、犁炉及犁范制作、犁镜的铁范浇注,以及传承谱系的建立、传承人的保护与持续发展,都是能办到的。

下一步,我们将对阳城生铁冶铸术的源流、技艺,犁炉社的生产经营和组织结构、各类艺人的传承谱系与现况,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记录其世传技艺和有关的人文内涵并建档。选择条件较具备、有代表性的犁炉社,恢复其原有面貌(包括犁炉的砌筑和各种工具、装备的复原制作),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陈列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达到资料性保护和展示的目标。保护健全的艺人,建立传承人名册,对身怀绝技的优秀艺人给予生活补贴。在条件具备时,争取恢复间歇性的炼铁和犁镜铸造生产,并培养少数艺徒,使这些技艺得以继续传承。

坩埚炼铁,犁炉炼铁和犁镜的铁范铸造均传承有续,具有丰富的科技、人文内容,堪称国之瑰宝。这一典型的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技艺价值,理应及时予以抢救和保护。

阳城犁镜制作技艺富有特色,有自成体系的完整的工艺规范,堪称中国式铁范铸造的活化石,值得珍视与保存发扬。对其冶铸工艺进行总结,于进一步了解早期铁范铸造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阳城生铁冶铸术堪称中国生铁冶炼术的代表作,铁范铸镜则是铁范铸造技术硕果仅存的活化石。它的历史价值、技艺价值和文化价值极为重要而独特,可称国之瑰宝,也是山西人的骄傲。

阳城犁镜的保护神华觉明

提及阳城生铁冶铸技艺就必须提到一个人物,他就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所研究员、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理事长华觉明。正是在这位老专家的不懈努力下,保护工作才被各级部门所关注。

华觉明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1967年中国科学院自然史研究所矿冶史研究生毕业,导师是王振铎先生。从1987年起,历任该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1993年离休。现任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理事长、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撰有《中国上古金属技术》、《中国冶铸史论集》等。

自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启动以来,他对阳城生铁冶铸技艺给予高度关注,多次给各级领导写信说明阳城生铁冶铸技艺的价值。并在各种媒体上发表文章,呼吁对这一技艺进行保护。此次他又亲自来到阳城,对当地的保护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他提出对业已停业,但尚可抢救、恢复的犁炉社,要立即进行调查,同时建立传承人名册,记采其世传技艺,回收和保护犁炉、镜范、犁镜、工具、设备等实物。在此基础上,研究和探索此项技艺的保护方案。鉴于以木炭为冶炼的燃料与还原剂,对生态环境有不利影响,可以考虑先采取资料性保护的方式。之后,再考虑能否局部和少量维持季节性的冶铸实践。

今年4月,这位73岁的老专家亲临阳城指导普查和保护工作。在他的倡议和全面策划下,中国冶铁发展史博物馆6月底将在皇城相府建成并对外开放。这将是我国第一座冶铁发展史博物馆。

晋城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