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山西晋城 > 晋城名人

元代名儒郝经

发布时间:2021-09-03 01:09:37

郝经是位学者,也是一位道济天下的官员。

郝经(12231275)字伯常,泽州(晋城市)陵川人。元初学问大家,著述甚多,存世的有诗歌、散文合成的《陵川集》与《续后汉书》。官至翰林侍读学士、国信大使。皇封文馆大学士。郝经在理(哲)学、史学、文学、诗歌、政治学、军事学乃至天文星象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

河东罪言

20世纪90年代出版、由白寿彝任总主编的《中国通史》在记述郝经的文篇中讲到了四上国策,而首先提及郝经上书的《河东罪言》。《罪言》产生的社会背景为:辛亥(1251)年春,29岁的郝经在顺天府(今河北保定市)贾副元帅家就教,一位陵川道士,赴燕都全真道老巢在燕上香朝拜,过保定时,向郝经哭诉了家乡百姓深受蒙古官僚压迫而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顿时,郝经眼泪汪汪。他的祖父郝天挺是元好问的老师。1214年,成吉思汗的蒙古军马风云南下,郝天挺率家人泪别太行,逃难至淇(县)卫(州,即新乡);又渡过黄河来到舞阳。不日,天挺病逝。1220年,天挺之子郝思温与贤妻许氏,背负父亲骨骸回到陵川老家安葬。守孝三年后又渡河南下,于1223年冬,生经于许州临颖县的城臬镇。金亡前夕,10岁的郝经随其父冒着战火兵烽,从河南鲁山县逃往河北的顺天府,两年后金亡。后来郝经读书万卷,成了元代名儒。

当郝经听了家乡道士的苦诉,不光是泪水淌流,又火冒三尺,在《送乡叔道士申正之序》中,将那些蒙古暴君比作刺猬。则猬(刺猬)起而疾(毒),视哗(嚣张)而攻之;老百姓当默(暗)而陷(陷)之,必使之颠踣跌倒(僵死)坏乱而后已。接着,郝经愤笔写下了《河东罪言》,冒着不测的风险,上书给蒙古统治集团,有曰:河东土产,菜多余桑,而地宜麻,专纺绩织布,故有大布、卷布、板布等;自衣被外,只得折损价值,贸易白银以供官赋。而一道课银,独高天下。造为器皿,万里输献,则不负王府也。老百姓更难:又必使贡黄金,始白银十折,再则十五折,复再至二十、三十折,至白银二两得黄金一钱;自卖布至于得白银又至于得黄金,十倍其费……不胜苦楚,不敢逃命,则已极矣。今王府又将一道细分,使诸妃子各征其民,一道州郡至分为五、七、十头项,有得一城或数村者,各差官监督。”“人们荒空芜没,尽为穷山恶水,而人自相食也”出人意料的是,忽必烈没有责罪郝经,反而召纳郝经于王府。他深感这份民书血淋淋的分量,民失,江山倒!忽必烈12603月登帝位,立即颁发政令,革除了蒙古诸王直接向种地人征税的权利,大大减轻了北方人的负担。郝经的《便宜新政十六条》成了建立与改革蒙元法制的基础。很为史学家注目的是郝经《立政议》奏文,李涵先生在《也论郝经》一文中讲在忽必烈的儒臣中,明确而又全面论述应施行的汉法的只有郝经和许衡两个人。但在时间上郝经的《立政议》比许衡的《时务五事》早五年。《人民日报》19831175版发表题为《中国蒙古史学会学术讨论简介》的文章作了如下评述:

在宋元战争初期,蒙古国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是掠夺财富,满足经济上的贪欲,到忽必烈时,宋元战争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郝经较早地提出了汉法主张迁都燕京,与南宋议和,偃兵息民等,均为忽必烈所接受。不管在实行汉法等问题上,蒙古统治者内部斗争怎样激烈,但忽必烈还是接受了汉法。他多次下令禁暴行,使蒙古军基本上停止了掳掠与滥杀。忽必烈能顺应历史趋势,终于统一了中国。

班师龙腾

1256年初,郝经入忽必烈王府,当时34岁。忽必烈准假郝经往陵川老家拜先祖,他3月回到了保定。不幸的是,父亲郝思温4月得风瘫症卧床,拜先祖事搁浅,并一直呆在家里看护老人。直到1259年正月,父亲病故,办完丧事后才来到忽必烈身边,随征荆鄂,以右臣身份掌管军国机务。

行营驻真定今河北正定牛镇,郝经向忽必烈提出了偃兵息民与南宋通好的建议,忽必烈讲这是大汗的旨令,不易改变。行军途中,郝经5月于濮州上有《七道》,7月于汝南上有《东师议》等军事奏文。奏文中的仁政强国制胜论,激励着忽必烈。鄂州之战,任命杨惟中、郝经为军纪督军的长官,指挥督察战地蒙军包括蒙方汉军的军纪,法规很严。结果出现了渡江不杀降,百姓皆安堵;羊罗到武昌,相望两舍许……通衢万家市,巴商杂越旅”郝经《青山矶市诗》的喜人景象。910月间,鄂州之战正酣,军情告急:蒙古大汗蒙哥在四川合州阵地身亡,但忽必烈迟迟没有作出积极的反应,郝经立即上《班师议》,分析了多方面的内外因素,忽必烈势必陷于复背受敌的危险忽必烈大悟,立即自率一支轻骑飞速北上。年底驻扎在燕京郊区,处理阿里不哥在北边起兵所触及到的一切军政大事,赢得继承汗位的主动权。

张跃铭在《略论郝经》中讲:郝经在策划班师争位,直把忽必烈捧上皇帝宝座的过程中,施展文才武略,立下了汗马功劳。”“《东师议》、《班师议》是郝经在1259年随忽必烈南征所上的两道奏章。随后的历史进程证实,他在以上两道奏议中所作的判断与形势的发展基本吻合。这表明郝经善于在形势尚不明朗的情况下审时度势,把握潮流,具有高屋建瓴、洞察全局的战略眼光。他对形势的准确预测,是建立在对客观实际的周密观察和精辟分析的基础上的……郝经身为儒臣,但在军事方略上所显示的智谋和见识,毫不亚于一个深谙韬略的三军统帅。

偃兵息民

为得解两国之斗,活亿万生灵”《郝经行状》。郝经没有听从保定父老乡亲承病勿行之劝,置生死于不顾,接受了忽必烈翰林侍读学士的封诏,充任国信大使,于12604月赴南宋议和。宋丞相贾似道生怕败露他1259年冬在鄂州前线向蒙方承诺纳币称臣的投降真相,而囚禁郝经一行于真州今江苏仪征市竟达16年之久。郝经本着偃兵息民的强烈愿望,上书宋主达数10万言。有曰:亲仁善邻则治,缔怨连祸则乱,无出此二者。自非大乱灭亡,一彼一此徒以弊民”但贾似道不报,真乃是万言修好安南北,一片赤诚付东流”就连郝经奏章的《立政议》也曾向忽必烈讲出了江上之兵,先输平之使,一视以仁,兼爱两国的请求。郝经在狱中讲学不辍,敦促随者读书识学,多人成为有学识的人。他自己著书吟诗,著《续后汉书》、《春秋外传》、《周易外传》、《太极演》、《原古录》、《玉衡真观》、《通鉴书法》、《注三子》、《一王雅》、《行人志》、《陵川集》等专著数百卷。版刻存世的有《续后汉书》与《陵川集》。

1274年秋,元举兵江上,大举伐宋。贾似道迫于形势,12753月,派段佑礼送郝经北还。当年7月,在狱中受尽折磨、身染疾患的郝经于世长辞,享年53岁,结束了他坎坷磨难的一生。

学问之光

看一位学者,首先是看他的著述。《续后汉书》,元延祜年间印行,明收入《永乐大典》,清收入《四库全书》。当时,乾隆皇帝《御题郝经(续后汉书诗四首》,歌曰:身充信使被拘留,两国恰逢建计投;愿附鲁连未遂志,空言思托著书酬。”……后来,商务印书馆1937年在上海铅印出版,上、中、下三大册,书名顶头加有国学基本丛书的标志。随之,1958年商务印书馆北京第二次版印,中华书局1988年北京第三次版印,台湾商务印书馆出有台北版书名《郝氏续后汉书》。《陵川集》收录郝经诗作423题,670余首;赋15篇;论说、辩解、书、传、铭、序、记、碑志、祭文、宏辞、表奏等各种散文190余篇。元延祜年间印行后,至明代流散民间。幸遇泽州沁水县的李淑渊在鄂州今湖北武昌做官,偶见几本《陵川集》,认郝经乡先哲也,景慕之尤深,求其集逾二十年始得全帙。于明正德二年1507印行问世。若没有李淑渊的鄂州版本,《陵川集》一书的命运就不好说了。有位姚莹先生,安徽桐城人,嘉庆进士,清文学家,在台湾做过官。他版刻印行了乾坤正气集本的《郝文忠公廿五卷集》。乾坤正气谓之曰天地正气也,敬重郝经到了如此地步

郝经童年处在战火硝烟的时代,根本没有上学的条件,主要是靠家教与自己奋学而上进的,故他不是科第出身,但郝经的文学水平很得学者赏识。由中国古代文论学会会长郭绍虞先生任总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文论选》丛书,选中了郝经8篇文章,即《遗先生墓铭》、《文弊解》、《五经论诗》、《唐宋近体诗序》、《文说送孟驾之》、《答友人论文法书》、《与橄彦举论诗书》、《内游》等篇数,是元代学者最多的一位。清代顾嗣立编的《元诗选》,精选郝经诗作,辑成《陵川集》一卷。引人注目的是,郝经诗歌走出了国门,由许渊冲先生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对照的《元明清诗一百五十首》,其第一首就是郝经的《落花EaILenFlowers》。20世纪90年代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总纂、邓绍基任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学通史》第十八章中为郝经作了传,从文学理论到诗歌艺术的评述两千余言。在元代诗文作家的总概述中,就提及郝经不仅是诗家,郝经还在文论方面发表过较有系统的见解

郭绍虞先生著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在元代部分中讲到了4个人,指第一是郝经,他的学问是比较广博的,对郝经《答友人论文法书》的文章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文中写道:就传统的文学来讲,尤其是就金元之际来讲,这真是一篇很重要的文字。及郝经的《内游》篇,先生讲:这实即所谓积理以养气而已也。这种观点不同于一般古文学家的文论。在以前,胡铨宋人已曾用有德者必有言之意以说明气盛言宜之旨,而无陵川发挥得透彻。宋濂又是以规模阔大之学,说明广义的道学与广义的文学之关系,而陵川又开其先声。这一点,已可看出他在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了

郝经弘扬神之妙万物而为言,心之妙众理而为用的道学观。对于行与知的关系,郝经在《时务》一文中讲:天之所与,不在于地而在于人;不在于人而在于道;不在于道而在于必行,力为之而已矣”显然,郝经认为是第一位的。对付那些霸道不缰的人,郝经讲:虽众人也而为之易则天地圣人有不能尽语其固有,则愚夫愚妇非难能也。嗟夫去欲则如拔山,克己则如登天,语之曰有仁焉”一位七百多年前的儒生,能持如此观点,敬也。

幸喜的是,郝经的《续后汉书》列入《国学基本丛书》之列。其诗作”“文论分别编入《中国文学史》与《中国文学批评史》。这些长期作为大学文科教材,影响尤为广泛。笔者见新版《辞海》引用郝经的学术成语解字说文等等。

疾风知劲草,泰斗识先贤。明清之际三大儒之一的黄宗羲,他在学术方面极有造诣,他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很多学者称他为,清代学术的开山祖师。他在《论文管见》中讲:郝陵川之处真州,……其言恻恻动人;古今自有一种文章不可灭,真是天若有情天亦老啊!

晋城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