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发布时间:2021-09-08 01:46:36
邵姓是中国当今人口排行第八十三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四。
邵姓出自姬姓,始祖是姬奭。姬奭,文王庶子,西周初政治家。因采邑在召(今陕西岐山西南),故称召人。西周初年,姬奭在朝中任大臣,曾辅佐周武王灭商建周,立下汗马功劳。武王去世,年幼的成王继位,他任太保,与周公旦、毕公高同为辅政大臣,称三公。成王执政后,封其于燕国(今河北北部和辽宁西部),故又称燕召公。他因留佐王室,没有就封,于是派长子代为就封,自己留在镐京(今陕西长安沣水东)。他死后,其次子袭为召公,世为周朝的执政大臣之一。周王室东迁后,召公的采邑也随着东移,迁徙到今山西省垣曲县东。公元二二二年,燕国被秦国所灭,召公的子孙就以原封地“召”为氏。汉代以后,召氏子孙因避事。遂加邑旁为“邵”氏。
邵姓的历史名人三国魏时有邵登,吴国有邵畴;晋代有冀州刺史邵续;唐代有诗人邵楚苌;宋代有哲学家邵雍,学者邵伯温,抗金将领邵兴;明代有书画家邵谊,礼部尚书邵元节,贵溪人;清代有书法家邵康,学者邵晋涵,又有诗人邵长蘅。
邵姓迁民始祖当时为平阳、太原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洪洞、赵城二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集于广济寺大槐树附近,分迁异地,分布于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山西等地。
邵姓迁民始祖牌位供奉于大槐树寻根祭祖园祭祖堂四号供橱,可供邵姓迁民后裔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