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经济区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一个令人振奋和鼓舞的战略决策,它给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注入了强劲的推力,赋予辽宁新的重大历史机遇,也将给8个城市2359万人口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和影响。在沈阳经济区升格之际,我们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参与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研究的经济学家、辽宁社会科学院省情研究所所长梁启东研究员。
机遇千载难逢
记者:4月6日,沈阳经济区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您认为,在东北地区设立国家唯一的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有什么特殊意义?
梁启东:沈阳经济区获批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机遇难得。全国唯一的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选择在东北地区条件较好的沈阳经济区进行改革试验,从全国经济发展布局来看,有利于加快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全国区域发展总体布局,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对于沈阳经济区来说,沈阳经济区呼唤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综合配套改革将成就沈阳经济区一体化。推进综合配套改革是沈阳经济区实现科学发展的内生动力,有利于在辽宁乃至东北率先建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体制机制环境;有利于探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和沈阳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发展的新途径;有利于推动辽宁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沿海与内地的互动。这对带动辽宁及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东部地区在内的广大东北地区的开放与开发更具有战略意义,对完善环渤海地区的发展作用也很显著。
记者:沈阳经济区申报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主题是新型工业化,究竟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为什么要选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梁启东: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条前无古人的崭新的工业化道路,与传统工业化不同,它是充分运用最新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和加速科技进步的工业化,是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工业化,是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是能够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应该说,沈阳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响应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号召的举措之一,是国际国内区域一体化不断加快的需要,是产业结构依赖产业布局调整思路的延伸,是市场化的进程之一,也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同时,沈阳经济区实施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也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具备新型工业化理论向实践转换的多方面要素载体和基础保障。
发展潜力巨大
记者:沈阳经济区具备哪些实施新型工业化从理论向实践转换的基础?
梁启东:从工业基础来看,尽管沈阳经济区区域面积占全省的 50.8%,人口占全省的55.6%,但经济总量占全省的65%和东北的1/3左右。沈阳经济区的突出特色是大中城市高度集中,城市高度密集,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这里是中国最早建立的老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重化工业相对发达,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区,是东北经济区中工业门类最集中、产业基础条件最优越、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具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产业优势,具备实施综合配套改革的总体实力。
从区位优势上来看,沈阳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位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区域,东北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结合处,是欧亚大陆通往太平洋的重要门户和物流服务与交通枢纽,是国内参与东北亚经济循环的优质地区,拥有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东北地区最大的航空港和铁路枢纽,交通路网密集,物流保障水平高。
同时,良好的区域合作基础和科技支撑力也是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优势。从2003年开始至今,沈阳经济区已成为国内城市群发育较好、区域合作进展最快、基础最扎实的地区之一,已签署了50余项合作协议,促进区域内优势产业整合,加速形成了对内对外开放与合作的良好区域环境。区域内有45所高等院校、29名两院院士,大批高素质的产业人员,科技资源雄厚,能够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创新支撑。
八市同城惠及民众
记者:沈阳经济区产业发展所要实现的产业一体化对8个城市将带来哪些发展优势?
梁启东:产业一体化是都市圈(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毗邻的城市需要区域产业效益最大化和成本最低化,共同的利益趋向促进了城市群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一体化的进程。实现产业一体化,8个城市之间在资源、各要素方面可以互通有无,以满足各自的发展需要;城市合作又可以共同开发资源、市场,使各自的开发能力组合起来发挥规模效益,增强对外的整体竞争力;可以加快信息、技术的传播,促进本地产业升级;可以强化八城市的产业集聚功能,培育和壮大产业集群,提高产业竞争力;可以发挥8个城市产业承接功能、产业延伸功能,利于用地空间统一布局,促进城市化发展。同时,产业一体化可以避免各自独立发展造成的资源浪费、重复建设、同质化恶性竞争等现象。这都将促进沈阳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形成体系完备、产业齐全的综合整体,实现8个城市效益最大化。
记者:那么产业同体、八市同城将给区域百姓生产、生活产生哪些影响呢?
梁启东:空间距离的拉近也将缩短8个城市心理差距。沈阳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内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客运专线、城际间快速通道构筑的“一小时经济圈”不仅为产业发展打通了捷径,也拉近了八城市百姓生活生产之间的联系。
如果在沈阳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统一编制总体发展规划,统一实施户籍、就业、社会保障、技术开发、外贸出口、财政、税收、用地、工商、物价等政策,在就业、户籍、市场准入、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加强协调和沟通,将有助于8个城市优秀人才、优良教育资源和城市资源的共享互用。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惠及百姓的大举措。
记者:从专家的角度,您对沈阳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发展有什么建议?
梁启东:沈阳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发展意义重大,所以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之下有规划地开发建设,应该多方面加强政府的协调,加强规划的规范性、指导性。同时,沈阳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大都市圈产业一体化是全面的一体化,要积极营造无差异的政策环境,要以人为本,突出民生,全面发展。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要求生态环保,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建设中应该不断改善城市化功能,提高城市化质量。要高度重视城市连接带建设,在大试验区的基础上确定若干试点或子试验区,重视发挥工业集群和小城镇的载体作用。(张 瑜)
辽宁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