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记者汪莉绢/辽宁丹东报导】丹东是多民族聚居地,其中满族约三成多,在丹东必吃的满族传统美食也特别多。据说源自于清朝宫廷的风味小吃-酸汤子,和丹东独有的米叉子,更是必吃排行榜第一名。
当地有种说法:「来丹东,不看鸭绿江,算你白来了;来丹东不吃米叉子,算你白吃了。」而大孤山的米叉子,更是丹东一绝。
酸汤子又称汤子,满语称作「厄其克」,流行于东北辽宁、黑龙江一带。米叉子主要流行丹东周边城市,其中又以丹东的叉子最为地道,丹东人还特别为了米叉子造出了「米叉」字。以前手写菜谱时代,都是用这个「米叉」字;但在计算机普及时代,因该字尚未被相关中文系统收录,很难打出「米叉」字,就以「米叉子」替代。
米叉子和酸汤子,都是全世界唯一一种纯玉米发酵的食品,可以追溯的历史至少有200年,因面条色泽金黄,又有「黄金面条」之称。其味酸微香,劲道顺滑,吃一口就会让人念念不忘。米叉子在丹东随处可见,是最有丹东特色的满族美食,已被列为丹东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说具有美容、助消化、抗衰老、降压等功效。
酸汤子和米叉子的制作说起来不复杂,但要做出地道的味道,非常不容易。它的做法是把玉米在水里浸泡一星期左右,之后磨成糊状(俗称水面),再用细纹布袋将水面里的粗渣子过滤掉,然后把过滤后剩下的细面,放在缸里发酵,到有点酸味的时候捞出来,就变成汤面。
米叉子原料和制法与酸汤子略同,只是将发酵后磨成的水面滤渣后再经沉淀,上层为淀粉,下层则为(左食右查)子面,用手工或模具制成筷头粗细条状,可煮、可炒,各种吃法都行。
酸汤子味香而微酸,顺滑爽口,拌上当地特有的鸡蛋酱,更加美味。至于米叉子的吃法就更多了,据丹东米叉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戴玉峰表示,丹东市面的米叉子吃法有10多种,而经他改良、创新后,做法、吃法可达108种。
辽宁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