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台媒看辽宁

(晚报本溪二)张学良慧眼识辽砚

发布时间:2021-09-08 06:38:02
    【特派记者汪莉绢/辽宁本溪报导】本溪以矿产丰富闻名于世,谈到本溪,不能不提「辽砚」。这种兴于辽代、产于本溪的特有砚台,不仅曾是宫廷御砚;民国时期辽砚名扬天下,更是得助于东北王张学良的慧眼和推崇。

     辽砚与端砚、徽砚,并称为中国三大名砚。而独产于本溪的辽砚,据说兴起于辽金时代,当时深得萧太后的喜爱,被封为御砚。清康熙年间,皇宫开始用吉林所产松花石和本溪桥头所产桥头山制砚。到乾隆朝时,吉林的松花石不易采得,故大量采用本溪桥头石代之。雍正、乾隆年间,桥头石所制砚和吉林松花石所制砚,被用来赏赐臣工。

    辽砚的砚石石质,是一种特殊的石灰沉积板岩-青紫云石(又称线石)。线石仅产于长白山余脉黄柏峪、辽宁本溪的桥头镇少数几处砚坑之中。传统中以一石中有四道线为上乘,紫色为基,绿色为饰。青石以蛋青色石为佳,石质鲜嫩,色彩可人。发展到清朝,此奇石不仅作雕刻砚台之用,也用来雕制屏风,烟盒等物品。

     本溪制作辽砚的历史,始于明末清初,清末以青石仿古砚居多,民国后紫石用量增大。辽砚的艺术风格粗犷古朴,极具地方特色。传说一方上乘的辽砚,若将砚盒盖紧,其墨汁可经久不干。另研墨时,当墨锭作用于砚堂时,由其内应力产生适当韧性,使墨锭有如一股神力粘附于砚堂面,所得墨汁细腻均匀,水乳交融,黑亮沉凝,有「滑而不流墨,涩而不磨笔,发墨护笔为群砚之首」的雅誉。

     长久以来,由于辽砚砚石主要产地桥头镇位于辽东深山之内,不似其他名砚产于江南文风鼎盛之地,故识者不多,名气也不如端砚、歙砚。当年东北王张学良慧眼识此珍宝,下令征集辽砚,参加全国首届西湖博览会,外界始知关东奇宝辽砚之名。

     有一故事迄今为当地人津津乐道,就是1998年初在瓦房店市地下一处明代古墓挖掘出土大批随葬品中,有两方雕饰精美的龙凤砚。揭开砚盖,令人惊奇的是当年盛在砚池中的墨汁依然能濡湿笔尖。砚底清晰刻着「白云寨」字样,经专家考证,这个「白云寨」即为明清时期桥头镇的旧称。辽砚之奇珍,由此可见一斑。

辽宁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