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辽宁沿海经济带

辽宁振兴五周年: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助振兴

发布时间:2021-09-08 06:43:59
    市政工程、公路桥梁、港口铁路项目、江河治理、水库大坝、农田水利、垃圾污水处理、供暖供气、火电项目……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5年来,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呈现迅猛发展态势:红沿河核电项目开创了东北地区核电事业先河,将有效满足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对电力的需求。目前,以红沿河核电站为主,庄河电厂新建工程、华能营口二期工程、国电康平发电等13个电源建设项目在我省已全面布局,全部建成后将新增装机容量近千万千瓦,新增装机容量几乎占“十五”前全省总装机容量的70%。哈大铁路客运专线将进一步推进东北经济一体化进程;沈阳地铁项目将终结东北地区无地铁的历史。

  一个个大的工程建设目不暇接,项目建设产生的深远影响令人鼓舞。

  交通运输业强力拉动振兴需求

  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省重点推进了一批增加辽宁经济和社会发展后劲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们见证了一项项对辽宁经济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交通建设项目对自身生活带来的变化。

  9月27日,辽宁中部地区环线本溪—辽阳—辽中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这条高速公路起自本溪市桥头镇,与沈丹高速公路互通,经由辽阳市,终至沈阳市辽中县城郊乡,与京沈高速公路相接,全长115公里,全线4车道,设计行车时速分别为80公里和100公里。本溪—辽阳—辽中高速公路通车后,从本溪到辽阳和辽中的行车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半,为本溪、辽阳、鞍山及沈阳的人员物资往来和进京提供了一条便捷的快速通道,从根本上缓解了省道沈环线本溪至辽中段的交通紧张压力,对沈阳经济区增强在东北地区的聚集和辐射功能提供了重要支持。

  经过3年艰苦施工,辽宁境内通车里程最长的铁岭至朝阳高速公路目前全线贯通运营。铁朝高速公路全长541公里,双向4车道,起自铁岭市毛家店镇,终至朝阳市三十家子镇,连接铁岭、沈阳、阜新、朝阳4市,贯穿整个辽西北地区,将沈阳至四平、锦州至阜新、锦州至朝阳和沈阳至彰武等4条国家重点干线高速公路连成整体。它的建成为东北打通了与京津及华北地区联系的第二条陆路快速通道,与京哈高速公路形成优势互补,确保进京交通大动脉畅通。

  今年一年,辽宁高速公路的通车里程将突破800公里,如此规模在辽宁省高速公路建设史上更是前所未有,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 “十一五”期间,辽宁规划建设高速公路2090公里,到2010年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将接近4000公里。截至目前,建设规模已超过规划里程80%。

  除了高速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哈大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可以说是辽宁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的一个缩影。哈大铁路客运专线全长904公里,辽宁省境内553公里,为双线电气化铁路,平均时速可达200公里以上,建成后将极大缩短东北各主要城市间的时空距离,在沈阳和大连间又开辟了一条黄金通道。目前,全省已形成了普通公路与高速公路接轨,高速公路建设标准与国际水平接轨,全省公路网与全国公路网接轨的现代化公路格局。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让百姓受益

  2007年7月,在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芦屯镇的后安平山间沟谷中,一座日处理能力825吨的垃圾处理场正式开建。如今,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场面再也看不见了,这得益于当年世界银行执行董事会批准的我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二期(环境)项目。该项目主要包括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和垃圾治理等,涉及鞍山、抚顺、营口、盘锦、葫芦岛等城市,世行贷款使这些城市的基础设施大大改观。

  为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缓解辽宁城市基础设施对经济快速发展的制约,国务院在2004年10月为我省安排世行贷款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约100亿元人民币,内容包括城市交通、供水、排水及污水和垃圾处理、防洪及河道治理、集中供热、燃气等,国内配套资金约50亿元人民币。目前,抚顺市已完成了包括完善交通管理设施和交通标志,建设和安装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和指挥控制中心,建设和改造浑河南路快速路和地方路近25公里,建设古城子河口桥和重建永安桥,对新城路等20条旧路进行拓宽改造等项目,城市交通面貌为之一变。

  除了利用世行贷款,我省各地积极探索基础设施建设路径。 8月21日,总额6亿元的“2008铁岭投资债”在全国银行间市场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同时上市发行,这是全国以整合运营政府公共资源为题材发行的辽宁省第一只企业债券,本期债券所筹资金将全部用于铁岭市新城区项目和沈铁工业走廊 (工业园区)两大类项目,项目建成后,铁岭市工业化、城镇化将得到进一步提升,社会经济效益也将显著提高,成为当下融资困境中的地方政府寻求发展的样本。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我省近年来实施了一系列让人振奋的大项目:沈阳地铁一号线、二号线均已开工建设,一大批涉及供水、污水垃圾处理、防洪及河道治理、集中供热、燃气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全省各地抓紧实施。

  统计数字显示,2002年至2007年初,全省城市用水普及率由87%上升到95%;供气普及率由82%上升到89%;万人拥有公交车辆由8.6标台增加到9.7标台;人均公共绿地由5.7平方米增加到7.8平方米;污水处理率由34%上升到48%;垃圾处理率由38%上升到54%。

  基础设施支撑“五点一线”产业聚集

  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提出并实施,是辽宁改革发展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表明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总体格局已经拉开,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的架构已经形成。

  从2006年初至今,仅仅两年多时间,产业聚集效应就初步显现,正在成为国内外知名企业瞩目的投资热点区域,一些重大项目相继进入园区,一些园区的优势主导产业基本明确。

  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船舶制造集聚态势日趋明显。新加坡万邦集团投资10亿美元的船舶修造和公共港区建设项目落户长兴岛;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从2006年到2008年上半年共吸纳170多个项目,重点发展产业集群。

  仅今年上半年,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已落实亿元以上新项目22个,超过以往任何时期;锦州湾西海工业区去年进区项目23项,总投资11亿元;大连花园口工业园区本地投资活跃,批准注册项目的近80%来自大连市。

  “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过程中,辽宁省各级财政在政策和资金上都给予了很大支持,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政策投入的基础上,省政府还加大了直接投入的力度。2005、2006年两年,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7000万元(每年3500万元),用于大连国际航运中心项目建设贷款贴息和基础设施建设补助,其中位于“五点一线”的大连长兴岛两年的贴息补助就达2500万元。 2006年,省财政又安排4000万元专项用于大连庄河市花园口等四个县级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重大产业项目得以顺利推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较完善的基础设施的有力支撑。

  2006年4月以前的葫芦岛北港工业区还是一片荒芜,没有路,也没有水和电。仅仅两年多时间,一条条平坦宽阔的马路,一座座崭新的供电、供热、给排水设施和现代化厂房赫然屹立。葫芦岛北港工业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工程21大项51个单项,实现投资27.08亿元。如今,葫芦岛港一期工程的两个杂货泊位现已通过试营运,原油和成品油泊位主体也已完工。港口试运行以来,累计进出港船舶200余艘,完成货物吞吐量逾百万吨,最大船只吨位达到2.4万吨。在此落户的中石油千万吨炼油项目投资规模达186.5亿元,目前已整理土地面积达3345亩,达产后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63.9亿元,实现税收25亿元。

  在锦州西海工业区,2008年将是开发建设投资规模最大、项目建设最多的一年,总投资预计达12.5亿元。 2007年,西海工业区内3条主干道全部竣工通车,10条道路全部完成亮化。

  大连长兴岛几年前不过是个渔业小镇,如今,疏港高速公路、滨海公路以及港口码头在建,进岛铁路建设已完成立项、工程可研和初步设计,船舶制造及配套、装备制造、精品钢材、石油化工和物流等五大支柱产业框架已基本形成。韩国STX集团、新加坡万邦集团、中集集团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并快速开工建设,今年底,STX项目第一条大船即将下水,比原计划整整提前了一年。

  在营口沿海产业基地,中冶京诚、台湾富士康集团、中国五矿集团以及澳大利亚阿斯创等企业快速进驻,很大程度得益于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昔日荒地和废弃的盐田,如今已变成44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完善的工业建设用地。

  截至今年5月底,5个沿海重点发展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90.4亿元,港口、道路、水、电、通信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继完工;累计签约项目624个,投资总额2677.4亿元,其中,外商投资项目157个,合同外资额76.03亿美元,一批投资上百亿元的重大项目进展顺利。这无疑将大大助推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高慧斌)

辽宁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