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辽宁沿海经济带

改革开放30周年:我为生产世界级装备感到骄傲

发布时间:2021-09-08 06:44:07
 人物简介

  石战宁,男,46岁,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齿轮事业部工人。被评为“沈阳市岗位技能带头人”。先后获沈阳市特等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今年,作为工人代表,还参加北京奥运会火炬在沈阳的传递活动。在沈阳机床工作了28个年头,他几乎亲历了改革开放给企业和个人带来巨变的全部过程。

  我是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当年高考落榜后进入沈阳机床厂,当时就觉得比较骄傲,为什么?因为机床厂是一家为国家生产装备中的装备的企业,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我们所生产的装备“母机”。进厂28年了,从我一开始所接触的普通机床,再到数控机床,再到世界最高水平的价值千万的数控机床,从我们手中出来的机床水平越来越高,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出重要的作用。现如今,中国数控机床中每5台就有1台是我们“沈阳造”,并且打破了长期以来进口数控机床对中国一些制造领域的垄断。作为生产这种装备的工人,我们打心眼里感到十分的骄傲。

  我是1980年进厂做学徒工的,当时干的就是齿轮加工的活。那时候用的还是印在老式2元人民币上的那种普通机床,效率和精度都很低。但作为普通工人,咱们虽然知道有数控机床这东西,但根本就没有看到过是什么样的。

  直到1992年,我们的车间进了机床集团自行设计的一台经济型数控车床。即使是在当时数控机床也属于新产品,操作工人需经过培训后才能够操作。虽然新机床刚运到车间时,有几个工人参加过培训,但是后来这几个工人都相继离开了车间,于是那台数控机床就只能在那里静静地躺了两年,没发挥任何的作用。现在说起来也许都有些可笑,但当时就是那么个情况。后来,我在一个大学教授的帮助下主动学操作数控机床的知识。因为我看到了,数控机床代表了未来的趋势,如果不掌握这门技术,即使做工人也不合格。

  果然没过多长时间,我们的生产装备就全都是数控的了,随之而来的,企业的机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家都逐渐适应“上岗靠竞争、提升靠业绩、收入靠贡献”的新企业机制,在这些新机制的带动下,大家伙的干劲就更足了。以我自己来说,在自己的岗位上坚持搞小改小革,自制出快速攻丝夹具、免卡箍拔杆等许多种实用工具,为企业创造了几十万元的价值。而企业认为你是个人才,就更加在物质等各方面加以鼓励。

  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实施以来,咱们企业那更可以说是一天一个样,生产环境升级、生产设备升级、产品升级,变化真是说上几天几夜也道不完。一句话概括,就是现代化的生产和现代化的管理。

  举一个小例子,我们集团所有的工人都是穿着乳白色的工装上班的,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因为太不经脏了,但现在就能做到,我们的工作台上完全可以做到一尘不染。以前在工作台前一站就是八小时,眼睛盯着刀具,一天下来眼都花了,现在,设置好程序,机器就自动完成了。厂里像我这样高中毕业的工人都不多了,现在来的年轻工人至少都是大专毕业。

  从产品来说,过去和现在更是没法比,沈阳机床现在新产品不知道一年要出多少,只要国际上有的我们基本都能生产,过去一台机床卖几万十几万,现在咱们生产的机床上千万的都有。

  同时我本人更是受益者,刚参加工作那会儿,一个月挣29块零3毛,现在我一个月工资加奖金3000多块,这一切一切的变化,怎不叫人感慨。(石战宁口述 唐成选整理)

 

辽宁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