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辽宁沿海经济带

发展县域经济 辽阳县打造工业发展新引擎

发布时间:2021-09-08 06:44:09
    走进辽阳县刘二堡镇三岔子村,集中在村主要公路两侧的塑胶制品企业很是显眼。村干部对记者介绍说:“别看咱这个村不大,但有塑胶企业40多家,有100多条胶条生产线。”三岔子村塑胶制品产业的大好风光,得益于该县“一村一品”、“绿色”工业、外向型工业的快速崛起。随着这三大发展战略的稳步推进,辽阳县工业经济实现了“好”与“快”的完美结合。截至目前,该县工业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都在27%以上,对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一村一品”创特色

  一座座厂房、一个个车间里传出阵阵织机声,一辆辆满载棉丝、棉袜的汽车在村路上往来穿梭,往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如今坐在了电脑织机前……这是记者9月中旬在辽阳县小北河镇通气湾村采访时看到的新景象。如今在小北河镇,像通气湾村这样专门从事袜业生产的专业村有18个,从业农民达6000多人,这里每天生产的袜子有100多万双,年产值近4.5亿元。

  不仅仅是这里,眼下遍布辽阳县13个乡镇的专业村已达48个,其中营业收入突破亿元的有27个。“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不仅给全县的工业收入带来增量,更为重要的是促进了工业内在质量的提高。

  专业村里的经营者们不再满足于过去仿制产品、家门口畅销的状况,开始靠提升质量、创名牌等真本领赢得市场。刘二堡镇山东村几家规模较大的制鞋企业纷纷在改变陈旧设备、落后工艺上下功夫,他们还主动牵手,统一制作标志、统一实行现代包装,增强竞争力。现在村里已有各类鞋业品牌30多个,改变了以往产品档次低的旧形象。

  “一村一品”的壮大离不开龙头企业的牵动。辽阳县经贸局的一位负责人介绍说,他们通过招商引资、引导民间资本创办等措施培育“火车头”企业,发挥其带动效应,使专业村逐步形成规模,重点工业产业实现集群式发展。就拿有色金属加工产业来说,如今已经在首山镇形成了以辽阳铜业集团为龙头、10多家企业参与的产业集群,集群内部企业间有效合作,延展了该项产业的链条,增强了产业竞争实力,使集群实现年产值21亿元。

  据了解,目前辽阳县各具特色的专业村年实现营业收入150多亿元,占全县工业营业收入的60%以上,安置就业人员近5万人。“绿色”工业迈新步

  就辽阳县的经济特点来说,经济结构中矿业和冶金业所占权重较大,因此,实施以治污减排和循环经济为重点的“绿色”工业战略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该县对10吨以下的电炉炼钢企业全部进行了工艺改造,提高其工业用水循环使用率,并通过新上10条纵列式轧钢生产线,建起一批追逐高质量冶金产品的企业。目前,这个县有9家轧钢企业已经实现向生产型材制品转变,9家铸钢企业完成向生产铸件制品转变,10家老钢铁企业经过改造完成了技术升级。鼓励大型企业做强、中型企业做特、小型企业做精的措施,使全县钢铁产品中精深加工产品的产量比重提高到55%,产值比重达到68%。外向型工业激活潜能

  目前辽阳县已有进出口自营权工业企业40多家,其中30多家企业已经实现了出口创汇。随着企业的出口规模扩大和档次的提高,县里积极向上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扶持资金,去年有近10家出口企业得到国家、省级扶持资金400多万元,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另外,这个县还注重企业防范风险预警机制的建设,通过网站发布、走访等措施让企业及时了解国家政策的变化,并帮助企业与海关、商检部门沟通,上门为企业答疑解惑。用“辽阳铜业”一位经理的话说:只要咱企业具备内在条件,外部问题政府都能帮助解决。现在这个县出口创汇企业的产品远销到日本、韩国、俄罗斯、罗马尼亚、美国等近20个国家,年出口创汇额达1.5亿美元以上。(李志)

辽宁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