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香肠肥瘦适中,微甜中带着滑嫩的口感,它是台湾最著名的一道美食。有一名彰化人,将这项传统技艺,带到遥远的东北大连,打着台湾香肠的名号,价钱比当地香肠贵上一倍,还是得到大连人的青睐,到底他是如何踏上成功之路,且看一位台湾人陈坤基,如何让台湾香肠横扫大东北。
在台湾学的是建筑,做的是房地产,陈坤基自己也没料到,在年近半百时,远离家乡,转行从事食品加工业,来大陆投资前,他可是从南到北,勘察了一遍,最后才选择美丽的城市大连作为事业发展的基地。回忆起当初的情形,陈坤基仍然记忆犹新。“一九九七年的时候,东北地区没有超市,以前都是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菜市场,那时候做比较好做,因为都拿去批发市场批发而已。我们刚开始去看批发市场,那里的熟食在批发,那是台湾看不到的景象。香肠叠得像山。来批发的人抢着要。像我现在这样,如果在买车票永远也买不到,因为我长得小,挤也挤不进去,你要去批香肠你也一样要体格好才挤得进去批。所以来看我的台湾朋友,带他到那里看,大家都想要来做。这个生意这么好做,吓死人了。”
批发市场的景象,让陈坤基充满信心,他决心投资厂房,前后只花了四个月的时间。他的食品工厂就开始赚钱。但真正成功的原因还是因为选择了正确的行销策略。“东北地区的香肠跟我的价格刚好差一半。我们刚开始的时候,开了一个品尝会,让大家去认可。有人认为我是疯子,我们这里一般卖八块,而你卖十六块,怎么卖啊?当然你为什么要卖到十六块?你要有一些东西确实比别人的好。你的产品当然要质量比他们好,香味要跟他们不一样,大伙来尝尝看,还不错,好吃,但是就是贵了一点。整个大连,总共有六百万人口,我一斤香肠十六块,每一家有钱人,只要好吃他都买得起。然后又凭着我这是台湾风味的香肠,大伙总是会怀着外来的和尚会念经那种心态想买买台湾的尝尝看。”
打着台湾香肠的名号,高级高价策略,陈坤基在这块市场站稳了脚步。但是两地民情不同,饮食习惯仍有差异,他又是如何突破?“我们台湾人有个不好的习惯,认为他技术本位,所以秉持他不变的道理,以台湾的方式做香肠,当然我们台湾人每个人都稍许的懂得一点香肠。台湾的香肠一定要带肥块丁,但是当地人看到肥块丁他说会恶心,如果通通是瘦肉的情况下,吃起来是涩涩的感觉,没法吃。那怎么办?还是一定要放肥肉,让它滑嫩一点。我把肥块丁绞碎,跟瘦肉一起搅拌,这样就不会涩涩的。当地人看到没有肥肉,这样也就敢吃了。”
当地人除了不吃肥肉,陈坤基也观察到另一个现象:台湾卖的都是冷冻香肠,而东北市场上卖的香肠,则是已经炸熟的。这又是怎么一回事?陈坤基对此也专门作了一番研究。“当地的香肠炸熟以后装在保温框里,然后放在超市,超市就将香肠放进冰柜里卖。因为为是东北的特性,就是一定要把东西做熟,回去后就不用炸了。因为东北地区天气比较冷,如果你炒好一盘菜,五分钟就凉了,所以大伙喜欢吃凉菜。所以当地香肠炸熟后回去切片就可以吃了。”没有掌握这些细节,来这里投资铁定要亏钱,事实上从房地产转行到这个全新的领域,陈坤基用心的地方,还不只这些。
卫生是食品产业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进入厂房的第一关就是避除蚊蝇的侵扰。所有进入车间的人员都得换上工作服,经过消毒才能接触肉品加工。陈坤基厂房的设计上,通道是S形设计,因为它产生一个暗道,窗户都是桔黄色的,这些都是为了防止蚊蝇的进入。“既然踏入这一行,就势必要从多方面来学习,才能知道这些知识。当然有的食品人他不知道,是他自己没有深入学习。我虽然是从外行转入内行,现在也算是个行家了。”
在香肠的制作上,陈坤基要求百分之百的高品质,肉一定用猪后腿肉,肠衣也不用人工肠衣而是采用天然猪肠,香肠的制作过程其实与台湾大同小异。将猪肉绞碎搅拌后,腌制完成后,就可以灌入肠衣冷冻储藏,等到出货之前,再经过烤、炸、蒸的过程,送到超市,成为东北餐桌上直接可以食用的美食。
“在这边如果说要成功,你要时时刻刻自己去督导,而且要督查得很严格。你要比别人更加认真。我常常自嘲说,三百六十五天备战,一天到晚我保持整天备战的精神。所谓备战就是我对工作方面都会时时刻刻去盯。”正是秉持着全身心的投入与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台湾人陈坤基让台湾香肠火爆东北,成为东北人餐桌上一道别具台湾风味的美食。(廖苔轩)
辽宁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