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纵横山西 > 戏说山西

感怀于成龙

发布时间:2021-09-08 08:16:32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代廉吏于成龙》受到多方面的好评,公正无私、刚直不阿、勤政爱民的于成龙在人民群众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多数人都认为于成龙是山西离石市人,但这并不准确,其实于成龙真正的老家在方山县下昔乡来堡村,离风景名胜真武山(现称北武当山)仅十来里地。传说真武山是道教祖师真武大帝修练的地方,这里古木参天,绝壁陡立,从远眺望,黝黑悠远,高耸入云,令人神往。而就在它脚下的这个小山村里,出了一位备受老百姓称颂的二品大官于成龙。真武山的雄秀和灵气,于成龙官位的显赫和清廉,辉映益彰,给这穷乡僻壤凭添了几多传奇色彩,也流传下了不少故事传说。

 

  我们村离于成龙老家也仅十几里路,小的时候,也就是在“文革”前,就听老人们讲述

于成龙的故事。那时对这位大官就崇拜极了,特别是自己老家出了这样一位清廉至极的二品

大员。感到十分的骄傲。在我们那一带,每一个人说起于成龙,都是一脸的自豪神色。

 

  于成龙的故事流传至今,不免有些人为的渲染和夸张,但也反映和折射出了于成龙的高贵品质和人们对他的敬慕。“贵人遭磨难,于成龙砍过炭”,是流传最广的一个故事。说的是于成龙在江南做官,听说挖炭劳工生活极其凄惨,为了了解百姓疾苦,便装扮成挖炭工,只身到了井下,谁知工头残暴异常,只要人一到井里,便永生不让出来。这可急坏了于成龙。而外面朝廷许久不知于成龙下落,也急成一团遭。于成龙出井不得,便咬破指头,在每一块炭上写上于成龙三个字。这炭出井后,源源不断运往各地,有的竟运往皇宫,惊动了皇帝,循着炭的来路寻去,方才把于成龙从火炕里解救出来。又一说是于成龙为了了解民间疾苦,亲自深入井下,不料出现塌方,朝廷为救于成龙派了许多人来,结果救出一个人来,不是于成龙,救出两个也不是于成龙,直到把所有人都救了出来,于成龙才最后一个出来。尽管讲述不同,但表达的都是于成龙爱民如子,为了老百姓的疾苦,而不顾自己的安危。

 

  到过方山县的人,都能体验到这里的偏僻和贫困。而在清朝初年,在这深山沟的一个小山村里,竟能养育出于成龙这样一位大贵之人,不能不说非同寻常。据说,于成龙的父亲以卖豆腐为生,家境贫寒,供不起孩子们上学。于成龙聪明好学,经常去私塾偷听老师讲学,老师发现,觉得于成龙日后必成大器,便收留下来,悉心教诲,使于成龙终于学就成才,走出大山,当了大官。但老百姓们还总是想从神秘处去探究出一点原因来。于是便传说,于成龙的祖父是一位行好积善之人,一生做了八百担芝麻的好事。一年,有江南人来北方做生意,染重病在身,困倒在村里。于成龙祖父见其远路之人,无人照顾,便招呼收留回家,细心服侍。不曾想江南人竟精通风水法术,病愈之后,感念于于成龙祖父照顾之恩,遂动用一生所学本事,遍收四面八方上好风水,聚集一地,选定为于家坟地。于成龙祖父去世后,便葬于此处。祖坟荫蔽后世,紫贵之气自然就降到了孙子于成龙身上。凡人凡物,出处总是很重要的,唯其神秘,才显其神圣而不可置疑,老百性对自己喜爱的人物,总是想给其披上一些更多的灵光,反过来再给以更多的爱慕和敬仰。

 

  于成龙一生勤政廉洁,无私无畏,67岁病死在南京两江总督任上。史书记载:南京一带民众“男女无少长,皆巷哭罢市,家绘像以祀之”持香奠者日数万人。而老家则传说,于成龙嫉恶如仇,不畏权贵,下令杀了康熙亲外甥喀礼。康熙对其外甥恶行早有所闻,知其被杀后召见于成龙想予以抚慰,于成龙以为触怒康熙,不想被辱,遂吞金自尽。康熙感念于于成龙忠贞耿直,清正廉洁,下旨厚葬。传说安葬于成龙时,一早晨出灵六十八次,分葬六十八处,真墓假墓难辨真伪。于成龙究竟葬于何处,至今仍是一个迷。最近笔者专门电话询问现任下昔乡党委书记的幼时同学张常青,他又专程去了来堡村作了些调查,按当地传说,于成龙没有葬在来堡村,而是葬在了方山县峪口镇的横泉村,离来堡村有三十多里路。来堡村现存有于成龙祖父、父亲及儿子和孙子的坟墓。而且这些墓葬在1948年的时候都遭过盗窃,已不可辨认。于成龙家也曾立有牌楼,不知何年月被毁坏。村里唯有于成龙的故事世代相传不断,但有关于成龙遗迹却难以寻觅。倒是于成龙的孙子于准承继家风。做官至江苏巡抚,辑有《于清端公政书》,于成龙的许多事迹都是他给整理的。

 

  于成龙老家的父老乡亲真诚地感谢电视剧《一代廉吏于成龙》的编剧、导演和演员,把于成龙的形象搬上了荧屏,把一个活生生的于成龙展现给了全国观众。晚上看《于成龙》,每到激愤动情之处,就禁不住热泪盈眶。一个封建时代的官吏,抛妻别子,到远隔万里的荒凉之地去做县令,不贪富贵,不畏权势,不怕杀头,爱民如家人父子,为了解除百姓疾苦,自己甘愿吃苦受罪,官至两江总督,仍布衣素食,江南人民称他为“于青菜”,卒后居室中仅“故衣破靴,外无长物”。真可谓是一生清贫,两袖清风,“天下第一廉吏”之称,就是放在现在也当之无愧。是吕梁山的雄宏厚重养就了他无畏、刚正不阿的性格,是黄土地的坦荡朴实培育了他爱民如子、清正廉洁的品质。于成龙堪称封建官吏的完美典范,即使在今天,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也当以于成龙为镜,作一番深刻的反思,封建官吏尚且能时时处处关念百姓利益,我们又何尝做不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呢?我想中纪委和太原电视台推出此剧,其现实意义正在于此。

 

来源:中国山西网

 

山西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