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戏说山西

寻幽揽胜石膏山

发布时间:2021-09-08 08:17:09

    石膏山位于灵石县城东南50公里处,方圆约6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500余米。听其名称,人们往往把它与一种矿物资源联系起来,其实两者毫无牵连。《春秋出命苞》曰:“膏者,神之液也”。另据《石膏山志》载,其山“石中流津,喷液如珠似玉”。又曰:“石膏者,乃溶岩钟乳也”。石膏山的名字便由此得来。

 

  石膏山虽然没有“三山五岳”的名望,却有一番“妙趣天然未奇真”的景象。在这里,大自然会把你所有的忧愁烦恼,荡涤得干干净净。石膏山的美是一种自然、粗犷、相互的美,几乎没有一点人工雕凿的痕迹。即便是山上的庙宇,也全部修筑在山顶的天然溶洞中,决不破坏自然景色和和谐。自然的山和艺术的山,在这里已巧妙地融为一体。尤其令人称奇的是:周围的山全部光秃秃的,惟有它千嶂叠翠,一碧如洗。入得山来,人便如在画中一般。从谷底看,一座座山峰,从地面直拔起来,如刀削斧斫一般,陡升上去,却又互相连接,互相掩映,互相衬托着。在阳光的照射、云彩的流动和雾霭的聚散程式降中,不断变换着深浅浓淡的颜色。沟谷两边的石壁在千百万年的风雨剥蚀下,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造型,或立或卧,或仰或俯,或奔腾跳跃,或临洞倾听,看上去极为生动,真可谓是“千岩万石如棋布,移步换形各逞妍”。整个山势呈现出雄奇峻峭、瑰丽拔俗的气势。

 

  最妙的是这里的植被不仅丰富多样,且层次分明,分布有致。方圆60平方公里,拥有树百余种之多。山麓是葱笼苍翠的灌木林带,一片接一片,一丛连一丛,密密匝匝。山腰则是生长着杨、栎、桦、枫、槭、椴等不同树种的阔叶林带。许多叫不上名来的藤蔓植物在林子里交错盘缠,尽力将枝叶攀至树顶,来争取那一点点阳光。人若置身其间,仿佛进入热带雨林一般。再往上是针阔混交林,藤木植物似乎觉得“高处不胜寒”了,一下子便淡然无踪,倒是那些生命力顽强的小草依然在树隙间喷吐着绿色。而那些生长在断崖绝壁上的千姿百态、虬枝横斜的松柏,则尤其让人敬佩,在几乎不见一撮土的石缝中,真不知它们是如何扎根,如何汲取水分的。

 

 

  登横空云路,经上岩到罗汉顶直至北山脊,是挺拔高耸的针叶林带。这里满目都是华北落叶松,还有云彬杜松、白皮松等珍贵常绿树种。

 

  从山顶往下看,远处的苍茫山水、人间烟火,近处的绝壁鸟道、绿树红花尽收眼底。层层叠叠的茂密丛林,把整个山体装扮得象穿着绿色天鹅绒的裙子。每到四、五月间,漫山笑开的山花,姹紫嫣红,摇曳飘香,如绿色裙幅上布满了各色鲜艳的花朵,不时引来阵阵蜂飞蝶舞。最美要算秋季了,那时节,漫山红叶与青翠欲滴的松柏杂揉在一起,红黄绿紫,拼成了一幅幅绚丽隽永的图画,如果是真画,它实在算得上是丹青妙笔了。而最有趣的是钻到林子里摘野果,山桃、刺梨、沙棘……,或红或黄,一丛丛,一簇簇,一串串,让人目不暇接。不经意间,林中常常会忽然窜出几只肥硕的山鸡、山羊,或者是一些叫不上名的动物、鸟雀。它愣愣地站在你的面前,吓你一跳,等你回过神来时,它却已悄悄隐没在茫茫林海之中。宋朝杨万里在一首诗中写道:“意行偶到无人处,惊起山禽我亦惊”,岂不正是这种意境的体验?

 

  冬天的石膏山依然是美丽的。尤其是下过雪后,一座座兀立的山峰象身披白纱的少女,静默中更显出几分妩媚。此时,山上的树全都开满白花,山崖上的流泉飞瀑也静谧起来,层层累聚,形成了如珠串、宝塔般的冰瀑奇景。只偶而能听到鸟雀的声音,还有山谷里“潺潺无春冬,日夜响山曲”的溪流声。在这幽静纯白的世界里,踏雪,赏“花”,想心事,所有的浮躁之气都杳无踪影,只有心灵与自然默默地对话,生命的节拍应和着自然的律动,人如在童话中一般。难怪先前的和尚们不辞劳苦,要选择此山为清修之地。也难怪到了今天,依然有几位僧人自甘清苦,舍不得离去。

 

山林野趣,雾霭流岚,佛寺梵音,神话传说,这一切交织在一起,使石膏山洋溢着一种特殊的情调。其景色美,情调更美。

 

  早在十多年前,石膏山就被开辟为森林公园,遗憾的是却没有被更多的人认识。所幸近来灵石县在积极保护原有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大了宣传和开发石膏山资源的力度,让更多远方的游客也来这里开开眼界吧。

 

来源:中国山西网

 

主办单位:山西省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