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戏说山西

晋国故都侯马

发布时间:2021-09-08 08:17:33

  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总要受到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关注。晋南重镇侯马,古称新田,在历史学家眼里,新田是春秋晚期晋国的都城,曾经有多少风云人物和传奇故事在此出演;在考古学家眼里,侯马出土的青铜器,是东周时代的巅峰之作,器型丰富、工艺完美、价值连城。

 

  新田古城,有2500多年的历史。历来是沟通“燕、赵、秦、蜀”的通衢大道,有“晋南重镇”之称。1958年设侯马市。

 

  解放后,文物部门在侯马先后进行了数次大规模的考古挖掘。目前,共发现侯马晋国遗址5处。分别是牛村古城、平望古城、白店古城、台神古城和马在古城。牛村古城南北长1340米,东西宽11001400米,城墙是分块夯筑的,南墙内有一条绕道而行的行车道。墙外有宽6米、深4米的护城河。宫殿建筑遗迹,位居城中北部。殿基为正方形,高约0.8米,长宽各52米。其他平望、白店、台神、马在古城的规模都很宏伟、清晰可辨。在古城中发现了东周时代晋国的铸铜作坊,内有陶范三万余块。青铜的礼器、酒器、祭器、兵器、乐器数不胜数,器型丰富,工艺完美,多为东周青铜文化的巅峰之作。当地乡民讲:解放前,古城遗址尚未发现,农民在田间耕作,经常拾到铜锈斑斑的器具,不知何物。北京古玩行里的小伙计经常来此收购这些旧铜具,乡民们也乐于以此换钱。另外,我们今天读到的大收藏家孙会元.耿宝昌.陈重远的回忆文章中,也常提到山西晋南的青铜器。在收藏家眼里,晋南重镇侯马是东周春秋宝物屡出不穷的地方。

 

  据史载,春秋时代的晋国曾五都五迁“唐一都也,晋二都也,曲沃三都、绛四都也、新田五都也。唐在今翼城,晋在今临汾,曲沃在今闻喜,绛在今曲沃,新田在今侯马。”(见《山西通志》卷二十六之《晋都迁徙考》)迁都新田之后的晋国,经历了由盛及衰的过程,研究这一段历史文化,有助于我们看清以后数千年风云变幻的三晋格局。

 

  晋景公迁都新田,挟文公余威数次大败强国。晋景公十一年春,齐国恃强凌弱,出兵鲁国、卫国。二国向晋国求救。晋派下将郤克、栾书、韩厥率师与齐决战于鞍。齐垣公负伤逃走,回国后献宝器求和。强大的晋国毫不理会,甚至扬言:齐国只有把国母抵押到新田作人质,晋国才能退兵。如此傲气,强极一时。到了晋厉公执政,晋国的盟友郑国,叛晋而与强楚为盟。晋厉公大怒,亲自率兵与郑楚盟军对峙。有人劝晋厉公不必亲自上阵,大臣郤至却说:“讨逆诛贼,见强退缩,无法号令诸侯。”晋厉公大为赞赏,在后来的决战中,晋兵射瞎了楚王的眼睛,楚军由此大败南归。到了悼公年间,晋国仍然强健不衰,“十四年,晋使六卿讨伐强秦,度泾河大败秦军,至榆林而还。”晋国,数次击败强大的齐国、楚国、秦国,无可争议地成为诸侯的霸主。新田,成为会盟缔约的重要都市。1965年,山西考古工作者在侯马牛村古城附近的秦村,发现了春秋时期珍贵弥足的史料《侯马盟书》。这些盟书是用笔蘸朱砂(少数蘸墨)写在玉片、石片上的。数量达五千余件,其中可以读的有600多件。《侯马盟书》是晋定公十六年,由晋大夫赵鞅主持,六国在新田进行盟誓的重要记载。主要内容为:六国间保证互不侵犯,振兴国力,共同御辱等等。从《侯马盟书》上我们可以了解到晋国当年号令诸侯的威议。如此台大的晋国,为何后来走向了衰落?其实,晋国在不可一世的时候,春秋时代的大政治家晏子、叔向,就发现了其衰败兆头。《史记》载:“(晋年公)十九年,齐使晏婴如晋,与叔向语。叔向曰:‘晋,季世也,公厚赋为台池而洫政,政在私门,其可久乎!’晏子然之。”叔向与晏子的这段对话再深刻不过了:身为一国之主,晋公不问政治,大小事情由臣子说了算,政出私门。晋公却安于享乐,加重百姓负担,为自己广造楼台宫池。如此君主执政,再强大的国家也难免走向末落。果然不久,臣子三人韩、赵、魏三家分晋。三晋由此形成新格局,三晋大地也由此得名。昔日辉煌的霸主之都新田,纳入他人版图。时至今日,我们面对侯马五处规模庞大的晋国古城遗址,除了联想到当年晋国盛极诸侯的辉煌外,还能体味到厚赋重敛、广营宫城、政出私门带来的苦果。

 

  一座都城的末落,是随着一个国家的消亡而末落的。强大的晋国不复存在后,晋都新田也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它的价值只留给了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1959年侯马牛村发现了金代董氏墓。从中出土了中国迄今为止最早的砖雕舞台模型,砖雕戏台上的5个戏剧人物,全彩戏装,举手投足,形象生动,堪为国宝;1967年,又在侯马乔村发现了“战国奴隶殉葬墓”,其中又有一批奇珍异宝问世。

 

来源:中国山西网

主办单位:山西省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