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州澄泥砚
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在 《论砚》中说,“蓄砚以青州为第一,绛州次之”。新绛能产澄泥砚,很大程度上在于汾河的恩赐,汾河上游多是峡谷,水流湍急,而到新绛,河道拓宽,流速减缓,浊水变清,富含着多种金属矿物质的泥沙沉积成床,这些得天独厚的澄泥资源,为澄泥砚“窑变”为朱砂红、鳝鱼黄、蟹壳青、豆砂绿、檀香紫等自然色彩创造了条件。
根据“镜必秦汉,砚必唐宋”这一说法,证明了在唐宋时期澄泥砚已经形成了一套系统、完整的制作工序。明代末期,随着石砚的大量开采,以及铜砚、瓷砚、铁砚、漆砂砚、木砚等的出现,澄泥砚由于制作技艺复杂已明显处于下风。明末清初,由于战争频繁牞经济衰退牞绛州澄泥砚的生产技术几近失传。到了清中期,绛州澄泥砚的制作几乎没有成功的佳作。乾隆皇帝在1775年曾命绛州知府在汾河取泥,打包运送到京城,再命造办处找杭苏工匠烧制,制作“绛州澄泥砚”,历时10年之久,至今故宫库房内还保存有完整的汾河之泥。之后民间不断有很小规模的制作。绛州澄泥砚在中国砚史上享有极高盛誉,但遗憾的是,历史文献上并没有留下一个具体的绛州匠人的姓名,没有一个完整的传承谱系,只有“绛人善制澄泥砚”等群体传承的记载。20世纪80年代,新绛县的有关机构多方搜集资料,组织人员按照史书记载进行试制,历经20余年,终于使绛州澄泥砚重现人间。
绛州澄泥砚的制作需经过几十道工序。宋代的《贾氏谈录》和《文房四谱》中对澄泥砚的制作方法均有记载,古法大致是:取河床下的泥,淘洗后,用绢袋盛之,口系绳再抛入河中,继续受水冲洗,如此二三年之后,绢袋中的泥越来越细,以过滤的细泥为材料,然后“令其干,人黄丹团和搜如面,作二模如造茶者,以物击之,令其坚。以竹刀刻作砚之状,大小随意。微阴干,然后以利刀刻削如法,曝过,间空垛于地,厚以稻糠并黄牛粪搅之,而烧一伏时,”再用黑蜡、米醋相参蒸多次。如此繁复的工序,使砚台坚如铁石。
随着时代的变迁,汾河的水流量和流速都起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澄泥砚的制作已不完全遵循古法。主要工序为:将采掘来的河泥放置在一个绢制的箩中过滤,滤出极为细致的澄泥,经过澄泥过滤、绢袋压滤、陈泥、揉泥、制坯、阴房晾干、雕刻、砂磨、入窑烧制、出窑、成品水磨等工序,一方砚正常运转得一年半的时间。产量受季节性影响较大,一般一年烧10次到12次,装窑量在180到300之间。成品率受季节、风力、窑温、窑变等等因素影响较大,一般一窑的成品率在30%至40%之间,好的时候可以达到80%,不过这种情况很少。
如今绛州澄泥砚的生产以家庭作坊为主,忙时也雇用一些从事简单工序的人员,由于劳动量不是很大,除了少数工序为男性外,多以年轻女性为主,但烧窑等工艺则是作坊的主人亲自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