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承的锣鼓杂戏

发布时间:2021-09-08 08:21:31

    民间传承的锣鼓杂戏

民间传承的锣鼓杂戏

民间传承的锣鼓杂戏

    锣鼓杂戏也称“铙鼓杂戏”、“龙岩杂戏”,是流传于以临猗、万荣为中心,包括运城、河津、稷山、新绛、垣曲、夏县等地广大乡村在内的一种古老的仪式戏剧。唱腔为吟诵形式,有少量曲牌,表演程式化。演员均为男性,子承父业。剧目以军事题材为主,有部分手抄剧本流传至今。锣鼓杂戏植根于民间,与民间信仰紧密结合,依附于祭祀仪式,以驱凶纳吉、祈福禳灾为目的,具有浓郁的宗教祭祀色彩。当地民众称其为“杂戏”、“杂耍”、“土戏”、“咚咚嚓”。学术界根据其伴奏乐器而称为“锣鼓杂戏”、“铙鼓杂戏”。按照旧俗,每逢正月,临猗县的龙岩寺都要演出锣鼓杂戏以敬神祀佛,因此又有“龙岩杂戏”之称。

    ■历史渊源   

    锣鼓杂戏的流布区域为古河东地区。古河东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华夏文明起源的中心之一,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占据特殊重要的地位。这里繁荣的经济环境、特定的社会政治背景、历史悠久的乐舞文化传统和以戏剧艺术酬神娱人的民间风俗,为河东戏剧艺术走向成熟提供了适宜的土壤,使得古河东地区成为中国戏剧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中国北方戏剧文化的摇篮。

    锣鼓杂戏的形成主要有两种传说:一说唐秦王李世民破刘武周于河东,驻军柏壁(今属新绛),作《破阵曲》,命军士百余人披甲执戟而舞,借以庆功,此为锣鼓杂戏的雏形;后马燧于唐贞元中(785—— 805)平定李怀光叛乱于猗氏,作《定难曲》,在军士中传唱,锣鼓杂戏于是形成。又有据锣鼓杂戏演出前先作“跑神马”、“摆道”祀神等仪式,说它源于古代驱傩风俗,约于金、元时代形成。

    ■演出形式   

    锣鼓杂戏每在春节前后或秋收后农暇时演出。剧目是已经排练好的,说演就演,毫不误事。角色固定,是由村社原已分派好的,基本是“父死子继”,非遇特殊情况,概难变更。如某人自幼在某戏中演某角,即使后来教了学,或经了商或干了别的工作 (指在附近的),一说要闹杂戏,就得请假回村,参加演出。这叫做“门户差使”,人人恪遵,无敢违拗。

    在锣鼓杂戏的流布区域中,临猗县的锣鼓杂戏是目前各地保留较全面、传承情况最好、最具代表性的。过去临猗县新庄、上里、高家垛三村正月十五齐集龙岩寺表演杂戏,是融傩祭、赛祭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民俗活动,一共分为七个环节:

    杂戏入局。以龙岩寺为祭祀演出场所,新庄、上里、高家垛三村轮流当值,每三年轮换一次。去龙岩寺献演杂戏,这已经成为千百年来三村村民约定俗成的“盛事”。每当本村轮值“赛社”年份时,刚入腊月,村里就成立杂戏局,由村中社首和德高望重的杂戏老艺人负责筹办,召集本村青壮年男子入局排演杂戏,称为“杂戏入局”。

    迎神摆道。每年的正月十五正式开赛,凌晨,杂戏演员由局头统一安排,按各自扮演的角色化妆,穿戴整齐,扮成历史人物或者神话人物,一个个装扮得高大威猛、英气十足的杂戏演员,在村民看来就是能给大家降福消灾的显世神灵。村民毕恭毕敬地叩拜“各方神圣”,由社首为“众神”把盏饯行,送神上路,谓之“摆道”。目的是用天神的威猛驱赶吓走危害村庄的厉鬼妖气,保取四季平安,八方顺利。

    分头祭祖。游遍全村后,扮杂戏者按不同姓氏分开,分头到各自的家庙祭祖。

    杂戏进庙。分头祭祀各自祖先后,扮杂戏者在局头、社首带领下,列队向龙岩寺进发,村民紧跟其后,叫做“杂戏进庙”。

    神马圆阵。乡人叫做“跑神马”。提前半个月,由当值村社在全村马匹中选拔出八匹膘肥体壮、高大威武的马做神马,由专门挑选出来的精干小伙子负责跑神马。原先龙岩寺舞台前有一个十亩大的跑马场,里面有专门的马道。跑神马时,台上乐队敲锣鼓助威,台下群众围在马道外面,呼啸喝彩、群情振奋。大家都争先恐后想到神马身上打一下,据说可以沾染喜气,除邪祟。

    祭台斋会。跑神马之后,由“报子”(相当于宋杂剧中的引戏)主持祭台仪式。先由乐队敲上一阵锣鼓,然后在台口焚化纸钱。“报子”身穿长袍马褂,头戴礼帽在前台绕一圈,烧香祷告,口中念道:“锣鼓喧天进庙堂,敬天敬地敬娘娘。保佑保佑实保佑,保佑全村永安康。”念毕,聚集在舞台上的杂戏演员也要跪祭天地,行三叩九拜之大礼。之后,由社首、村长带领乐队等全班人马进入龙岩寺,在住持僧人的接待之下,与地方知名施主共进素宴,名曰“斋会”。

    杂戏演出。上述六项仪式活动全部进行完后,杂戏才正式开演。演出前,先敲十几通锣鼓,把村民聚集到台前,然后由“打报者”手持令旗,引领即将演出杂戏的所有角色出台亮相,“打报者”念致语,概述剧情大意之后,演出正式开始。

    ■艺术形态   

    锣鼓杂戏作为在村社迎神赛社活动中以驱邪纳福为目的而演出的仪式戏剧,与成熟的观赏性戏剧相比,带有更多说唱艺术的痕迹,是说唱艺术向戏曲转化的过渡形态。杂戏祭神所构成的稳定性,使它具有了戏剧活化石的价值。

    锣鼓杂戏演出从来没有职业班社,演员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人物装扮不划分角色行当,没有生、旦、净、末、丑的概念。只是对不同人物的装扮和模仿,还处于戏曲形成期的初级原始状态。杂戏表演时,以向观众交代历史事件为主要目的,而不注重塑造人物形象。锣鼓杂戏不划分场次,故事复杂,登台人物一般都在40人左右,每出戏要演四五个小时。在具体表演过程中,除了特定的皇帝临朝、元帅升帐和主要演员上台正式亮相、自报家门之外,其他部分演员往往不注意如何上场,而是暗上暗下。锣鼓杂戏中的“打报者”身穿长袍马褂,头戴黑色礼帽,手执杏黄色三角旗,面部不化妆,负责拉前场,主要是念诵祈祷全村幸福安康的致语,然后向观众简述剧情大意;为元帅和官府传令、禀报,给观众解说剧情转折和衔接;有时还可以充当剧中的山石树木等道具。

    锣鼓杂戏的唱腔音乐体制为吟诵体,以“吟”为主,间以散文念白。诗的朗诵,叫做“云”。每云一句,中间夹一声锣,云完一段,敲一阵锣鼓。其句式多是以七字和十字的对称句为主,而间以散文道白。“唱”在戏中的地位不很重要,主要腔调有耍句 (吟句、赞句),除常用的七字句和十字句,也兼用垛字和叠字句,分紧急调和常用调,是锣鼓杂戏的主要腔调;唱句(宫调、弓调),唱时不加鼓点,谓之为“干唱”。锣鼓杂戏在表演上有许多固定的程式动作,如武戏中的“枪挑盔缨”、“刀削马蹄”、“搭弓射箭”、“交战突围”之类,多源于武术而适当虚化。列鬼对阵是锣鼓杂戏的主要表演身段,表演者右臂弧形伸向右前上方,手掌朝外,左臂稍向后伸,手掌朝左后方展开;脸面向前,神气充溢,称之为“列鬼”。一个人表演为“独把列鬼”,两个人为“双列鬼”,还有“三把鬼”、“对对鬼”、“五把鬼”、“燃烧鬼”、“带刀鬼”等;对阵的套子有 “三把阵”、“五把阵”、“老套阵”、“冲阵”等。整个过程节奏缓慢,风格古朴。演员举手动步和唱、吟、念、白,都以锣鼓节奏配合,故杂戏演员有“要把杂戏演,先学踩鼓点,鼓点踩不对,动作难学会”之说。

    锣鼓杂戏的伴奏乐器没有弦乐,而以大锣大鼓为主。所用乐器有:大擂鼓、战鼓、小鼓、大锣三面,大钹、大镲各一副、小镲一副、唢呐两支。敲鼓者为鼓师,指挥整个乐队。基本鼓点有八种:擂鼓、战鼓、走鼓、刹鼓、三鼓、列鬼鼓、跌场鼓、行营鼓。根据剧中两军对战时的道白吟唱、行军观景、元帅升帐等不同变化,分别使用各种锣鼓点。唢呐只有两个简单曲牌,配合小鼓小钹在武打结尾和摆宴、升帐时使用。锣鼓杂戏的服装道具,一般向箱主租赁,用普通戏装。有的村社则自行制作,盔甲较有特色,用土布或硬纸刷油漆,胶泥堆塑鳞片、兽头做成。

    ■剧目与传承   

    锣鼓杂戏的传统剧目近百个,内容系历史故事与神怪故事,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祭祀活动的减少,晋南大部分乡村于20世纪50年代演出后相继停演,加之村中老艺人不断去世,杂戏传承后继乏人,杂戏剧本也散失殆尽,现有学者搜集到的剧本近50种。剧目中原来只有男角,没有女角,人称“光棍戏”。1922年,新庄村张鸣可、姚继唐等人在《三请诸葛》一剧中,增写了徐母骂曹一场,在《苏护征西》一剧中增设了土行孙夫人邓蝉玉,才使锣鼓杂戏中出现了妇女形象,建国后才逐渐加入女演员。

    所有剧本都是成本大套的戏,每隔二三十年或四五十年,就要重抄一次,以便继续保存。他们最古的有清咸丰年间(1851—— 1861)抄本,其次有同治、光绪年间(1862—— 1908)的抄本。这都是经传抄后保存的,麻纸线装,字体工整。剧本多为7字句和10字句,整齐清楚,雅俗共赏,韵脚都比较讲究。

    随着祭祀活动的减少,新庄、上里、高家垛三村已经相继停演锣鼓杂戏,就是保留较全面、传承情况最好的临猗锣鼓杂戏,古老的传统传承方式也渐趋中断,有失传危险。上里村没有古抄本留存,会唱杂戏的只有80岁的滑廷臣老人和78岁的管广银老人,古老艺术没有传承下去,年轻一代甚至不知杂戏为何物。另外两个村子相对情况较好,高家垛村和新庄村最后一次演出杂戏的时间分别是在1993年和1994年的春节,至今村中有11种古抄本留存,有数量众多的杂戏艺人,是最有可能恢复演出的地方。文:牛晓珉(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研究馆员)

山西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