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历史名城

名邑名城出名将--朔州

发布时间:2021-09-08 08:25:46

    位于雁门关外的朔州,是山西诸多城市中建设最好的之一。但谁又知道,历史上的朔州曾是胡汉相争的边庭重镇?

  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 215年)边帅蒙恬在此筑城名马邑,置马邑县,汉因之,东汉末年县废,北魏为畿内地,北齐天宝六年(551年)又治新城,八年(553年)徙治马邑,亦称北朔州,同年置招远县。北周置朔州总管府,隋、唐、五代、辽、金、元皆称鄯阳县。隋为马邑郡治,唐为朔州治,宋为朔宁府治,金、元皆为朔州治。明洪武二年,鄯阳县并入朔州,嘉靖中为冀北道驻地。清仍为朔州,属大同府,雍正三年改属朔平府。民国元年改朔州为朔县,1946年全县解放,归察哈尔省,1952年察省撤消,重归山西省,1989年设朔州市。

  朔州在秦汉时期已是一座经济发达、文化繁荣、豪族荟萃、门阀林立的边庭重镇。平朔煤矿附近发现的汉墓有 800多座,有木穴、洞室、砖室、木醇等多种,墓中出土的陶器、铜器、玉器、漆器应有尽有,其中龟鹤山炉、熏炉、棋盘、鹈鹕衔鱼灯等价值连城。

  三晋名城,都有大佛寺为之护佑,如双塔寺之于太原,华严寺之于大同。朔州也不例外,在朔州南城东街有座规模宏大的崇福寺,始建于唐代,重修于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崇福寺高墙红粉,绿荫含翠,黄瓦流金,佛宇生辉。进了山门后,依次是天王殿、钟楼、鼓楼、千佛堂、文殊殿、地藏殿、三宝殿、弥托殿、观音阁等。其中弥陀殿是全寺的主殿,建于金代皇统三年(1143年),而观音阁内陈列着诸多唐宋辽金的文物,极为珍贵。佛之寺庙,立于山中,轻教化,重修身;立于市中,则教化修身并重。崇福寺如此规模宏大、气宇非凡,一方面是普化芸芸众生,另一方面历代名僧驻寺,为之增辉不少,城民多景信丛,屡出巨资布施增建修缮,所以才有今日之隆盛。(太原道注:有关崇福寺参见本站山西名胜栏目)

  朔州以北是大同,以南是雁门关,地处高寒平原之上,草长马肥,历来是胡汉频繁争夺的边庭重镇。胡胜,则战场推至雁门关,汉人凭险关名隘为之再搏;胡败,则遁回大同、阴山,汉人顷刻间拥有了广袤的塞漠和稳定的边疆,所以,得朔州者得三晋,乃至得天下。朔州自古民风强悍,屡出名将,有三国名将张辽、初唐名将尉迟恭、辽代女杰萧太后及清初名将鲍承先。另外,还有一位风云一世的人物,既隋末唐初,与李渊父子争天下的马邑名将刘武周,也是尉迟恭最早的主子。唐武德初年,太原留守李渊父子孤军深入长安,以此号令天下。胸才大略的三晋另一只虎刘武周,率宋金刚、尉迟恭等马邑子弟,乘虚南下,连克太原、平阳、蒲坂,坐拥三晋。懦弱的高祖李渊吓破了胆:“贼势如此,难与争峰,宜弃大河以东,谨守关西而已。”(见《资治通鉴·唐纪三》)倒是英明的太原公子李世民坚持:太原为王业所基,失太原必失天下。所以悉率关中兵以迎武周,对峙河东。后来刘武周在这场对峙中失败了。史家究其原因,归之为刘氏屡战屡胜。武周在统一三晋的战斗中,无往而不克,屡战屡胜。屡战,则人困马乏,粮草难续;屡胜,则主骄将傲,有了轻敌思想。李世民深谙其道,拖战期以挫其锐气,屡战败助其骄气,然后突发猛攻,一鼓作气打败了强大的马邑名将,刘武周从此声败名裂。其属下尉迟恭也为李世民所用,成了一代元勋。刘武周的人生际遇,颇似楚汉时期的项羽,侠勇过人,而失之小节。不然的话,盛唐历史将重新改写,三晋为刘氏之三晋,天下为刘氏之天下。

  后世的朔州名将,多以武周为鉴,每逢大战,不输小节,因有萧太后主契丹,与赵宋两分天下,鲍承先助努尔哈赤,奠定大清三百年基业。

主办单位:山西省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