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四川资讯

来自四川的“跳水女皇”高敏转型之路

发布时间:2021-10-19 15:21:24

  ·从1986年到1991年,她的世界大赛之旅未曾一败,被人誉为“跳水女皇”

  ·多年征战,伤病缠身,在22岁的巅峰时候,无奈离开跳水赛场

  ·退役后,她投身公益资助青少年运动员,为中国体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8月31日晚,在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倒计时300天之际,成都大运会火炬“蓉火”在金沙遗址博物馆正式亮相。“跳水女皇”高敏特别从北京飞往成都,带领一批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现身火炬发布仪式现场,见证“蓉火”的全球发布。

  回到家乡四川,当高敏双手高举大运火炬的那一刻,一脸幸福溢于言表,对她来说,这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时刻;而对家乡人民来说,高敏更是一代人的精神偶像。

  川军骄傲

  ﹃跳水女皇﹄七年世界大赛全胜

  提起高敏,很多四川人并不陌生。这位出生在自贡的中国前跳水运动员,曾经在世界的竞技舞台上创造了辉煌——她是中国奥运会上首位跳板跳水冠军,也是世界体育史上第一位跳水得分突破600分大关的女运动员。在高敏的跳水生涯里,一共获得70多枚金牌,她更是创造了亚运会、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等国际大赛七年连胜的神话。

  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高敏刚满18岁,首次站上奥运会的赛场就以580.23分获得跳板跳水金牌,成为中国第一位奥运会女子跳板跳水金牌获得者。之后,她又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拿到金牌。

  高敏的成功并不是偶然,要知道在1985年夏天全国第一届青少年运动会上,高敏10米跳台成绩是令人尴尬的倒数第一。那之后的日子里,高敏每天第一个到训练场,最后一个离开,每次陷入困境她就对自己说:坚持住,世界冠军就是你的。当时她所有的队友都说:“高敏练疯了”。1986年,高敏在第5届世界游泳锦标赛上夺得跳板跳水冠军,为中国队摘取了世锦赛首金,并与队友合作夺得女团冠军。

  从1986年到1991年,凡是高敏参加的世界跳水大赛,金牌从未归属于其他人,被人亲切地称为“跳水女皇”。外界甚至评论说:与高敏生活在一个时代是一种悲哀。

  而此时的高敏却开始害怕起失败来。她害怕即将面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害怕在奥运会失去那块在人们眼中早已板上钉钉的金牌,她怕训练多了受伤了,又怕训练少了被对手超过。“有时候我坐在游泳池边,看对手训练,会把自己吓出一身冷汗,”高敏回忆说,每跳完一个动作,久久不能消失的伤痛,在一点一点吞噬她的自信;每天训练完回到房间,看着自己因为疲劳还在颤抖的肌肉,她的信念在一点一点地被动摇。

  “我还记得巴塞罗那奥运会最后一跳,当站到板上的时候,我已经紧张到不敢抬头去看观众席上为我加油鼓掌的人们,我当时脑子里浮现了太多要考虑的问题。”高敏说,“我对自己说,冷静,一定要跳下去,不能掉下去,只需要跳出平时训练的80%,冠军就是你的。”

  在那个最关键的时刻,高敏把自己完全交给了平时的训练。平稳的走板,干脆的起跳,连贯的空中动作,笔直地入水,高敏赢了!超越自我的骄傲,让她终生难忘。自此,高敏也将自己的世界大赛全胜纪录延长至7年。

  在这耀眼的成绩背后,却有常人难以想象的伤病一直困扰着她。在这七年里,高敏经历了耳膜穿孔、肺出血伴随吐血、肩部受伤差点导致右手残废等严重的伤病,一度让她陷入抑郁……也正是因为伤病,在职业生涯最巅峰的时候,高敏选择了退役,年仅22岁。

  “在我的运动生涯中,或者在我的人生当中,最值得我骄傲的是,曾经有七年的时间,我可以代表我们的国家征战世界各大赛场,去挑战跳水这个项目在人类的体能极限。并且都站到了最高的领奖台上,让我所有的对手都倾听我们的国歌,仰望我们的国旗。”高敏再回想起那些坚守的日子,言语中满是自豪。

  关注新星

  呼吁理性看待全红婵横空出世

  虽然高敏已经退役多年,但她依旧心系跳水赛场。在东京奥运会开赛之前,高敏特别录制视频,为中国跳水队送去鼓励和祝福。

  在这届奥运会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运动员之一便是年仅14岁的全红婵。在女子单人10米跳台决赛中,她三次让全体裁判打出满分,第一次出战奥运会的她就以刷新女子10米跳台纪录的高分拿到冠军。接着的全运会,全红婵更是拿到团体和个人两枚金牌……横空出世的全红婵,一时之间成了全网热议的对象,甚至连她家的房子都成为网红打卡地。

  “看到全红婵在奥运会赛后接受采访,我想到了自己当年练跳水的时候。我在小姑娘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我的眼泪瞬间流了下来。”高敏表示,“全红婵是老天爷给世界跳水界的一个礼物。”

  但眼看着一个只有14岁的孩子从名不见经传,到瞬间受到如此高的关注,高敏也忍不住发文向全网发出呼吁。高敏认为,在一片欢呼声中,我们需要冷静地看待全红婵的成功。

  “毕竟她只有14岁,还不能完全理解奥运会对运动员一生有多重要就获得了奥运会冠军,这么多的荣誉她能不能完全消化不说,她最大的困难就是,她还很小,还没发育,她马上就要长身体,要开始长身高、长体重。在这个阶段,对于女运动员来说特别艰难。”高敏说。

  谈到所有女子跳水运动员都需要经历的难关——发育问题,高敏提出一个窗口期的概念,在这一阶段,全红婵将面临不同的窗口期。“在生长发育期和技术力量交替的过程中,对小姑娘就像走钢丝一样。”高敏说,如果她在练技术的窗口期去练力量,那她的技术不能发展;如果她在练力量的窗口期去练技术,那她容易受伤,当她的力量和技术不能匹配就会进入恶性循环。因此,高敏认为,全红婵目前除了要消化荣誉和扑面而来的关注度以外,她还有很多坎需要去面对。

  高敏身为过来人,用专业的角度去看待全红婵,同时呼吁大家冷静看待,不要把小姑娘给“吓”着了,希望大家在她真正遇到困难的时候能雪中送炭。

  虽然全红婵已是奥运冠军,但3年后的巴黎,她依然需要和所有跳水运动员一样去争取一个参赛名额。

  “如果我们想在下一届奥运会再看到她,她首先要想好如何走过那一条条钢丝。”高敏最后说,“如果我们能在巴黎奥运赛场再次见到她的身影,请用‘强者’代替‘天才’称呼她。”

  投身公益

  成立基金会帮助青少年运动员

  从中国跳水的探路者,到多角色的全新生活,高敏一直在追求创新和突破。

  1992年,高敏退役后不久便将自己获得的第六届世界游泳锦标赛金牌拍卖,其中一部分用于支持北京申奥,另一部分则在次年以个人名义在成都体育学院设立了“高敏奖学金”,2007年,她又在北京体育大学设立了“高敏奖学金”。这20多年来,有数百名学生受益于这笔奖学金。

  “有人在机场认出我并过来跟我说‘高敏老师,我拿过你的奖学金’,还会跟我分享他们现在的情况,有的已经成了老师、校长,各行各业都有……我觉得那种感觉特别好,我想把这种感觉分享给更多的人。”高敏说。

  2018年,为了鼓励更多的青少年运动员能够做自己的冠军,由高敏发起,聚集起聂卫平、王军霞、邹市明、丁俊晖、王皓等120位奥运冠军和其他类世界冠军及众多爱心企业家,联合成立了北京星能公益基金会。

  “我们聚在一起,就是为了用体育精神鼓励青少年运动员能够用行动去诠释坚持梦想,希望他们能够通过努力改变命运,更希望他们能够跳得比我们更高,所以基金会选择少体校开展助学项目。”高敏说,在少体校中,只有少数的孩子能够进入到专业队,极少数的孩子能够进入国家队成为世界冠军,但95%以上的孩子最终都会离开体校。“基金会主要服务的是中国体育的最基层群体,当他们中多数的孩子意识到自己不可能成为专项冠军的时候,他们会把自己的梦想转变成为一位军人、一位体育老师……”高敏认为,这些小运动员们,虽然他们大部分离开了竞技体育,但等长大以后,他们最有条件成为中国全民健身、健康中国的中流砥柱。

  截至目前,北京星能公益基金会项目已经覆盖全国14个省(市、区),给众多的孩子和家庭送去了福利,并资助了像全红婵一样的小运动员超过500位。一名12岁的小运动员令高敏至今还印象深刻,这名小运动员名叫安飞,他的梦想是走出大山看看。“我没有运动服、运动鞋、洗头膏,甚至一套像样的衣服也没有,但我不奢求这些,我是要像天空飞翔的雄鹰,去遨游一个叫梦想的地方。”安飞曾在纸上写道。

  “我们不需要这些小运动员记住所有,只要他们能记住一两句话,在他们人生关键的时候,能想起我们今天某一个人、某一个运动员跟他们说的那一句话,能够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我们就很知足了。”高敏认为,体育是一个金字塔,把塔基做得越广,金字塔尖上站的冠军才会越多,“其实我们没有去想帮助的这些孩子能有多少人成为奥运冠军、世界冠军,那不是我们的主要目标,我们希望的是让这个塔基能更宽、更广,让更多的人参与体育运动。”

  凭借着这份信念,这位昔日的跳水女皇,已经在公益的道路上走过了近30个年头。如今,再次以奥运冠军的身份回到家乡,为四川首次举办的国际综合性运动盛会——成都大运会揭幕火炬,高敏非常激动和期待:“大运会是全世界青年人的一个大聚会,火炬传递和平和友谊,希望大家能一起战胜疫情,全世界的青年都会聚到成都,来参加这次盛会并收获满满。”

  主角名片

  高敏,1970 年生,四川自贡人,跳水世界冠军、奥运冠军。曾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和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连夺桂冠。在高敏的跳水生涯里,她一共获得了70余枚金牌,更是创造了亚运会,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七年连胜的神话。在夺得了巴塞罗那的冠军后,高敏宣布退役,但退出比赛舞台的她并没有停止脚步,她转型走上演讲台,还成立了公益基金会,不断向更多人传递体育的力量。2019年,高敏被英国广播公司评为体育史上最伟大的100位运动员之一。(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邓涵予)

  来源:四川日报


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