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吉安:“五有”工作法谱写退役军人服务新篇章
央广网吉安10月26日消息(记者熊方 通讯员张喆)今年以来,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始终坚持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服务退役军人和解决退役军人实际问题相结合,以“五有”工作法为抓手,着力推进全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破解其服务管理、权益维护、就业创业等难题,让退役军人成为服务青原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弘扬时代精神的重要力量。
“七进”宣讲,让退役军人“心中有志”。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该局充分发挥退伍军人正面典型优势,以弘扬革命精神为抓手,重燃退伍军人许党报国之志。成立老兵党史宣讲团,开展“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军营、进网络”党史宣讲活动,带领群众重温红色记忆、追忆峥嵘岁月。近日,老兵党史宣讲团成员黎沅芳走进井冈山大学附属中学,以“诗和远方,家国与边关”为主题进行宣讲,为同学们讲述军旅往事,厚植国防教育情怀,同学们深受鼓舞,立志努力成才报效祖国。目前,老兵党史宣讲团共宣讲党课18场次,受众1700余人次。
三级所站,让退役军人“处处有家”。为提高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温度,建立了区乡村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成立了吉安市首个关爱退役军人协会。建立完善了军人军属家庭困难帮扶台账和关爱机制,分类制定走访慰问、荣誉褒奖、困难帮扶等措施,切实为军人军属解难事、办实事。开展“替烈士看爹娘,为烈属办实事”为主题的关心关爱军人军属活动,走访烈士遗属521名,为两户困难烈士子女家庭解决临时生活补助5000元,发放慰问金(品)15.98万元。7月份向505名烈士子女发放定期补助27.27万元,为重点优抚对象、60周岁退役士兵、烈士子女发放抚恤定补资金975.5万元,发放优抚对象物价上涨补助12万元。联合社会爱心企业为全区20名困难退役军人、荣立三等功以上现役军人家庭、参战老兵等捐赠价值4万余元电器。让军人军属充分感受到党委政府和社会的关怀与尊崇,感受“处处有家”的温暖。
“一案一册”,让退役军人“倾诉有门”。为全面完善退役军人权益保障机制,该局主动开门倾听,畅通维权渠道,成立区退役军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开展区委书记、区长接访活动,组织对越参战老兵和其他退伍老兵召开座谈会,对反映的问题进行梳理督办,并按规定及时受理、办理和答复信访事项,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健全完善领导包案、带案下访等信访工作机制,开展大走访活动,建立走访登记台账,做到“一案一册”,确保工作有针对性、有实效性。实现领导包案走访覆盖率100%、办结率100%、化解稳控率100%,有效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
专场招聘,让退役军人“脚下有路”。为帮助退役军人实现就业创业,指引前进的方向,该局通过搭建招聘平台,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定期组织退役军人和军属参加“退役军人暨军属专场招聘会”“青原区应急管理队招聘会”等,同时鼓励退役军人参加高职教育,引导90名城乡退役士兵参加就业技能培训。积极推进创业扶持,制定退役军人创业金融扶持、税费减免政策,为符合条件的复退军人自主创业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为退役军人实现就业创业开辟绿色通道。
志愿引领,让退役军人“生命有光”。积极发挥退役军人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的作用,组织“新长征”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常态开展学雷锋活动,有的在所在地义务帮助农户采摘香菇和黑木耳,有的参加乡村环境治理,有的帮助老幼病残。涌现出抗击疫情、脱贫攻坚在一线的“退役不褪色”的前村党支部书记刘富强,以一颗红心、一片真情、一腔热血、一身正气、一股韧劲干工作的“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全省最美基层民警”陈豪文等一批先进典型。同时引领一大批退役军人在巩固拓展青原区脱贫攻坚成果、疫情防控、应急抢险等工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努力让脱下军装的他们,继续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光发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