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师二二四团打“特色牌”唱“产业曲”
向沙漠要绿色 向沙漠要效益
“今年我种的肉苁蓉亩产最高达1000公斤,一亩地纯收入达5000元以上。”10月19日,十四师二二四团九连居民玉苏普·艾海提左右瞅了瞅,在一簇梭梭树下用铁锹挖了几锹,用手捧起沙土堆在一边,小心翼翼地把一株肉苁蓉从梭梭树下拉了出来。
当下,九连种植的1000多亩肉苁蓉已进入收获期,品相好、品质优的肉苁蓉赢得了市场青睐,前来收购的客商络绎不绝。
肉苁蓉别名大芸,是一种生长在沙漠树木梭梭、红柳等根部的寄生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素有“沙漠人参”的美誉。二二四团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昼夜温差大,适宜肉苁蓉生长,发展肉苁蓉种植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近年来,二二四团在生态建设中注重开发利用沙漠资源,向沙漠要绿色、要效益,积极培育以肉苁蓉为主的特色沙产业,走出了一条“以生态产业养生态工程”的产业发展新路,实现了生态建设、沙漠治理、经济效益共赢。
2020年,九连“两委”牵头成立了昆玉市智勤农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起了中药材种植基地。连队“两委”成员带头入股,采取“党支部+合作社种植户”的运营模式,带动职工群众大力发展肉苁蓉种植业。截至目前,九连肉苁蓉种植户达68户。
“以前,我们种小麦、玉米等传统作物,增收难度大。自从连队‘两委’牵头成立了合作社,建成中药材种植基地,我们跟着一起种肉苁蓉,收入比以前提高了很多。”种植户麦麦提喀斯木·伊敏说。
如今,在二二四团,像玉苏普·艾海提、麦麦提喀斯木·伊敏这样通过种植中药材增收致富的职工群众越来越多。为促进中药材种植产业健康发展,二二四团党委、驻连“访惠聚”工作队、九连“两委”请来专家到田间地头开展种植技术培训,全面提升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和规范化生产水平,增强当地中药材市场竞争力。
“我们还引导种植户与肉苁蓉收购加工企业签订协议,在促进职工群众增收的同时,提升产品附加值。现在,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我们有信心把中药材种植产业做大做强,让职工群众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九连党支部书记、连管委会指导员马原对记者说。
来源:兵团日报 来源:兵团网
主办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