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西宁12月30日电 (杨启红)12月27日,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工作座谈会在西宁召开,会议主要梳理总结2021年青海省发展改革工作情况,研究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部署2022年重点工作。青海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杰翔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认为,2021年是青海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全省上下团结一心,努力克服疫情零星反弹、能耗双控承压、灾后恢复重建等困难和挑战,举全省之力全面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经济发展攻坚战、抗震救灾保卫战,实现了全省经济社会复中固稳、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发展目标。
会议指出,2021年,青海省发展改革系统充分发挥部门职责作用,统筹协调各方力量,为“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保护生态体现新担当。编制实施“十四五”系列重大规划方案,深入实施“中华水塔”保护行动,压茬推进木里矿区及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立,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经济运行实现新预期。持续加强经济调度服务,全年GDP平稳增长,就业大局稳定,CPI涨幅预计为近15年来最低,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和储备能力再创历史新高,牛羊存栏稳中有增,交通运输有序恢复,邮政电信业势头良好。扩大内需取得新突破。注重需求侧精准发力,创新建立省级领导包联重大项目制度,融资专列常态化运行,投资降幅持续收窄,力促消费加速回暖,财政金融助企纾困成效明显。同时,改革开放展现新进步,民生福祉得到新提升,社会安全有了新巩固。
会议认为,2021年青海省改革和发展工作取得了稳中有进的成绩。一方面,稳住了社会大局,持续了全面小康的势头,开启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另一方面,稳住了经济大盘,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与此同时,实现了生产力进一步解放,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谋划了“十四五”及更长时间的目标项目等。
会议强调,青海省发展改革系统要把握新形势、领会新要求、对标新目标,鼓足干劲,在奋进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一是打造“一个高地”,践行国之大者。牢牢把握“三个最大”省情定位,以建设“八个新高地”为载体,守护好大美青海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二是融入“两个市场”,释放发展潜力。推进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在青海全面落地,深度融入国内国外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效释放发展潜力,不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夯实青海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基础。三是把握三个关键,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科学制定青海省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政策体系,打造零碳产业园区,构建绿色电力系统,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梯次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四是奋力建设“四地”,夯实发展基础。坚持以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和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为引领,全力打造生态型产业发展新优势,着力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五是做好五件实事,全民共享成果。坚持财力优先向民生集中、政策优先向民生倾斜,不断巩固提升全面小康成色,在居民就业、教育保障、医疗服务、住房供给、粮食安全持续用力,努力让各族群众过上美好幸福生活。六是把握六个重点,稳定经济运行。聚焦关键攻坚克难,从首季开门红、做实项目库、稳定工业运行、加强调度督导、促消费扩内需、稳外资稳外贸等方面不断优化项目审批服务,确保全年项目投资和经济运行预期目标顺利完成。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青海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