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新闻视窗

砥砺耕耘桃李竞芬芳 海阔天高大帆再启航——大连外国语大学“非凡十年 教育巡礼”

发布时间:2022-07-29 14:52:38

  坐落于渤海之滨的大连外国语大学,始建于1964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崇德尚文 兼收并蓄”的校训精神,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由建校之初的单一日语专科学校发展成为如今拥有21个教学机构、34个科研机构、43个本科专业、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博士建设项目、2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外语语种、10所海外孔子学院、6大学科门类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水平应用型外国语大学,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6万余名高水平外语人才。

  学科专业领航,实现跨越发展

  学校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努力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在实践中探索东北地区外国语大学服务国家战略的新文科路径。学校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立校之本,同时不断加强翻译学、国际政治语言学、区域国别、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计算语言学、图书情报、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研究领域建设,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学校提出“一体两翼”学科建设格局,重点建设东北亚国际政治与语言研究、东北亚政治文本翻译与研究、东北亚政治话语与国别区域研究三个博士研究方向,现有博士生导师18人,共培养7届55名(含9名留学生)中外博士研究生。在2020“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外语学科跨入“中国一流学科榜单”,进入语言类高校学科水平排名前五强。近年来,学校新增波兰语、哈萨克语、乌克兰语、捷克语、泰语、传播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7个本科专业。在省教育厅开展的专业综合评价中,学校10个外语专业在同类专业中均排名第一,共获批30个省级以上专业建设质量工程,其中7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13个专业获批省级本科示范性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带动转型发展

  学校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探索出了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引领的转型发展之路。2017年,学校以理事长单位的身份成立了辽宁省“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与语言产业校企联盟,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模式和新机制的探索与实践。学校与多家公司签订了“定单式”人才培养协议,建有16个翻译硕士实习实践基地,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培养模式,与国外大学开展“2+2”“4+1”“3+2”“3+1+1”等本科双学位联合培养、本硕连读及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围绕转型目标实行辅修专业和辅修第二学士学位,并设立了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促进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学校建有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建设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2个;获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9项。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2门。学生在专业竞赛和社会服务中表现优异,近600名学子在国际国内重要赛事中喜获佳绩,获得国家级各类专业比赛奖励200余项、省市级奖励200余项。

  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十年来,学校科学研究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文化“走出去”等国家重大战略,致力于开展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建设、“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机制及区域国别问题研究,推进智库和研究中心建设。目前拥有国家级智库东北亚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备案的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7个、外交部支持建设的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1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以及与大连市发改委共同建设的省级重点智库“一带一路”城市和区域发展研究院。学校依托上合大学平台,参加了第十一届上海合作组织“无国界教育”教育周活动、全球外国语大学联盟校长论坛暨2017年区域与全球治理论坛、“一带一路”框架下亚美尼亚国别区域研究专家论坛、中国和乌克兰大学校长论坛、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成立大会暨中俄大学校长论坛等大型国际学术活动,与国外高校签署了合作协议,实现资源共享。以刘宏教授、常俊跃教授为代表的校领导带领全校科研团队努力进取,累计承担并完成市级以上科研项目328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社科基金各类项目39项,实现了重大、重点项目的突破。学校主办的《外语与外语教学》入选全国文科百强期刊,同时入选CSSCI和北大核心期刊。

  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提高,高层次人才和优秀团队不断涌现

  目前,全校共有教职工1000余人,拥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8人、省级教学名师15人、省级优秀专家3人、辽宁省特聘教授2人、“辽宁省攀登学者”1人、省级优秀教师7人、“辽宁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百千万人才工程69人。涌现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东北亚研究中心教师团队,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得者、我校现任校长刘宏教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常俊跃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邓耀臣教授等为代表的各类人才,他们坚守教育报国初心,勇担筑梦育人使命,为立德树人和学校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入推进,提升学校国内外美誉度和影响力

  学校积极对接国家外交战略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重点与东北亚、中东欧、东南亚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高校建立了稳固的交流合作机制,先后与37个国家和地区的232所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已累计培养来自近90多个国家的来华留学生2.5万余人,被评为“辽宁省首批来华教育示范基地”,并荣获大连市政府颁发的留学生工作“特别贡献奖”。学校与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合作引进GLOBAL E-SCHOOL实时在线课程,与英国布鲁奈尔大学合作开设“创意写作”等短期学分课程,引入剑桥大学大师班等世界知名高校的课程体系,有效推进了课程体系的国际化。建立的美国蒙特克莱尔州立大学旅游管理实践基地获批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学校成为辽宁省国际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在海外共建设10所孔子学院,辽宁排名第一,学校5次被授予“孔子学院先进中方合作机构”称号,中外方共有5人获评“孔子学院先进个人”。校长刘宏受邀在第十三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开幕式上作为中方大学唯一代表发言,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2019年,校长刘宏接任上合大学中方项目院校校长委员会主席。2020年,学校获批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首批基地建设高校。

  社会服务响应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打造互利共赢品牌

  学校始终以服务国家外事外交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培养的6万余名毕业生遍布世界各地,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学校长期为省市外办等部门提供重大外事活动的多语种语言支持、志愿者服务及咨政服务,多次承办辽宁省外事系统翻译技能提高培训,培训各类翻译人员429人次。机构设置与社会对接,深度服务社会,学校考试中心是教育部指定的20余种国际考试考点,外语书籍畅销全国,为大连、辽宁乃至东北市民提升外语和提高学历层次搭建了良好平台,学校与旅顺口区深度合作,推进“区校一体化”,全校师生在实践中受教育、做服务,成为地方经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参与者和践行者!

  回首来时路,砥砺再前行。大连外国语大学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构建“扎根中国、融通中外,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的高等教育体系,以崇德尚文为坐标,敢挑重担,敢为人先,击鼓催征稳驭舟,为中国外语教育贡献智慧;以兼收并蓄为号角,高屋建瓴,势如破竹,奋楫扬帆启新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来源:中新网辽宁

辽宁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