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人员疫情防控方面济南采取了哪些措施?在1月27日下午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市政府外事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李玉表示,市外办作为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外事组组长单位,牵头有关部门区县,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对所有境外来济人员实行从“国门”到“家门”全闭环管理,建立起“境外严检、机上严防、入境严查、隔离严管”的防控体系,切实做到集中隔离、核酸检测、跟踪管理三个“百分之百”。截至目前,我市入境疫情防控工作运转良好、顺畅高效。
从源头降低输入风险,加强远端防控
济南市加强与外交部、民航局、我驻外使领馆的对接沟通。重要航班抵达前,与我驻外使领馆保持密切联系,告知我市境外入济人员管控要求,及时获知当地疫情形势、相关防疫政策、乘客群体组成等重要信息。建立病例通报机制,及时传递保障期间阳性病例情况及后续处置情况,加强协同配合,共同做好入境人员疫情防控工作。坚决压实执飞国际航线的航司防控责任。将其作为境外疫情防控的第一关口,要求其严格落实民航局《运输航空公司疫情防控技术指南》要求,登机前对入境乘客进行体温检测,查验健康码、核酸检测结果,确保登机人员符合健康要求;在入境口岸现场,我市对乘客健康码、检测结果等进行二次核验,督促航司落实好第一关防控责任。航班出现有症状乘客时,及时对航司约谈提醒,加强政策指导。
严格管控风险,现场保障顺畅有序
济南市对入境航班的疫情防控工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由市外办牵头,海关、边检、机场、公安局、交通局、卫健委、口岸办等14个部门和槐荫、天桥、历城、长清、章丘、济阳、莱芜、高新等8个区县组成的工作组,口岸保障现场实行市领导坐镇指挥,市外办、市疾控中心等部门现场统筹,协调各单位保障力量,应急处置突发事件。区县均配备2套工作队伍,做到以老带新,跟班作业,近百人的应急队伍一年多来人员变化仅5%左右,确保人员不断层、工作不掉线。建立问题会商机制,遇有突发问题,现场召开协调会讨论。现场部署负压救护车做好应急转运,派疾控专家全程参与保障,随时查找过程中的风险隐患。遇有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乘客,机场海关将乘客引导至负压隔离室进行应急医学处置和流调,边检人员在专用通道办理入境手续后,由120负压救护车转运至定点医院。任务结束后,所有保障人员前往指定区域,严格按防护用品穿脱程序将废弃防护用品放入指定医疗垃圾桶,经指定的工作人员通道离开。对国际到达区域、入境人员行经路线及中央空调系统、新风系统等保障区域内的设施设备进行消毒,收集和清运保障中产生的垃圾,执行任务的区县对完成保障的转运车辆进行消杀,指导驾驶员严格按流程规范脱卸防护服。废弃的防护服按照涉疫情医疗废物进行统一收集,委托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做好当天收运处置。
提级管理,高标准抓好细节
李玉表示,我们坚持“细”字当头,如每次用车后都要更换空调滤芯并按医疗废弃物处理;针对济南市夏季高温、暴雨、冬季严寒等可能对乘客和工作人员防护造成隐患的极端天气,以及高速封闭时乘客闭环转运特殊情况,也分别制订了详细应对举措;甚至对医疗垃圾桶盖的开闭,都在专业层面上进行论证,就是为了最大限度保障工作人员和市民安全。同时,对于14天后解除隔离的乘客,如其目的地为济南,也严格按照我省“点对点”接返工作要求,由当地区县指挥部派遣经过专业培训的专人专车赴隔离点接回乘客,做好途中个人防护,防范风险外溢,为全市人民守牢“家门”。
(信息来源:济南日报,济南市台港澳办供稿)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