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济南资讯

槐荫区:加快建设黄河流域中心城市一流城区

发布时间:2022-02-17 14:01:35

5年,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但对一座城区而言,足以在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2月17日,中国共产党济南市槐荫区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开幕,回顾总结区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研究确定未来5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济南市槐荫区第十三届委员会和中国共产党济南市槐荫区第十三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全区上下将在新一届区委班子的带领下,锚定目标、保持定力、勇毅前行,推动“西兴”龙头昂首领航、“中优”先锋走在前列,为全面建设“齐鲁门户,医养之都”努力奋斗。

过去的5年是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的5年,是饱含担当与奋斗的5年。在一张徐徐展开的白纸上,槐荫大手笔绘就“破与立”的画卷,用发展的力度与民生的温度,开启了“齐鲁门户,医养之都”建设新征程。

这5年中,西客站片区日新月异,医学中心强势崛起,昔日脚下的阡陌纵横如今成为青春筑梦的港湾;主导产业聚势成峰,生产总值连续跨越500亿、600亿、700亿大关,经济实力实现从小到大的“新突破”与由弱到强的“强蜕变”;200余项重点改革统筹推进,27个“国字号”“省字号”试点大力实施,显示了革故鼎新的槐荫气度;“总理工程”经十一路棚改项目提前一年完成回迁,兴济河从过去的“臭水沟”华丽变身城市滨水景观带,地铁、高铁、长途客运、公交实现零换乘,济南西站全国首例双屏裸眼3D获誉泉城新夜宴,老城区蝶变一新、新城区火树银花,“千园之城”名副其实;累计新建48处中小学、幼儿园并投入使用,全区集体经济10万元以下村庄清零,重点民生领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提高到76.2%……

5年的春华秋实体现了槐荫专注发展不动摇的执着,诠释了改革攻坚不畏难的精神,彰显了改善民生不停步的情怀。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未来5年,槐荫将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125510”发展思路不动摇,用一个经济实力全面跃升、科创要素全面赋能、开放格局全面拓展、城市能级全面提升、共同富裕全面推进、治理体系全面完善、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的“齐鲁门户,医养之都”,回应群众热切期盼,践行“中优”“西兴”使命,兑现建设黄河流域中心城市一流城区的庄严承诺。

在全面建设“齐鲁门户,医养之都”的道路上,槐荫将继续坚持以“五兴”促“西兴”,在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列。在产业兴上,聚焦主导产业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推进全区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区;在科创兴上,以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牵引,依托医学中心等载体搭建创新平台,让更多的科技创新在槐荫发生从无到有的嬗变,全力打造创新策源先行区;在文化兴上,倾力打造“泉城文化艺术会客厅”,建成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新高地,全力打造文明和谐引领区;在生态兴上,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力推进美丽槐荫建设,打造美丽泉城示范区;在教育兴上,多途径扩大义务教育学位供给,建立健全“槐荫教育领航人才”选拔培养管理制度,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每年至少培育2-3所重点学校,全力打造一流教育集聚区。

站在新起点上的槐荫,将奋战“五大主战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十大重点行动”打造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将美好愿景落在实处,用实干担当谱写槐荫新的发展故事。槐荫将依托医学中心,打造“康养济南”核心增长极,把槐荫打造成国际智慧医学城、绿色健康示范区、康养旅游示范基地“三位一体”的综合医养之都;围绕央企总部城,建设现代化强省会城市副中心,引进更多央企区域总部、民营企业总部、独角兽企业、平台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以精准招商、产业导入,在全市形成“东强”“西兴”遥相呼应、“CBD”“央企城”两翼齐飞的新格局;以打造集文化旅游、时尚创意、特色商业等多种业态为一体的百年商埠历史文化区,振兴泉城老商埠历史文脉;聚力智能制造产业区,打造“智造济南”产业新高地,推动形成一批优势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以乡村振兴生态区谱写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槐荫篇章”,推动“七星九美十三香”29个村“串珠成链”连片打造,建设集高效农业、乡村旅游、生态保护功能于一体的乡村特色风貌带。

展望未来,槐荫区广大党员干部将躬身“齐鲁门户,医养之都”新实践,砥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一流城区”建设新征程,一座高端发展的产业之城,极具智慧活力的科创之城,承载厚重人文历史的文化之城,尽享山水相望、近悦远来的生态之城,宜教宜居宜业的品质之城正向我们走来。

(信息来源:济南日报,济南市台港澳办供稿)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