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青海新闻2月22日电(崔雅洁 李隽)加强与人大代表的沟通联系,是进一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有效抓手。近期,海北州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毛茸保走访全国人大代表,汇报税收工作开展情况,认真听取代表对税务工作的意见建议。
“通过了解,税务机关不断探索新缴费模式、推出个性化便民服务,切实优化了税收营商环境,提高了纳税人满意度,得到了纳税人的认可,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疾病预防控制所营养与健康研究室副主任马福昌对税务部门的好评不断。
2021年,海北税务系统强化税收分析,加强部门联动,精准推送优惠政策,严格规范执法方式,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大力推动“三项制度”,逐步推进《意见》落实,扎实推进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积极推进“非接触式”办税服务,上线税银合作新缴费模式,建立银行委托代征机制,推行即办既走,“网格化”办税辅导,点对点”便民服务,合力促进征管质量稳步提高,在海北藏族自治州这个多民族、多元文化聚集地充分发挥了税收职能作用,支持民族区域经济发展。
“2021年,海北州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税银缴费征收试点工作,实现了城乡养老保险费税务与社保部门数据实时共享,与银行实时互联互通。梳理、印发、宣传建档立卡户等特殊(困难)群体缴费的业务流程,极大地方便了农牧民群众城乡两险缴费。”马福昌称赞税务部门全方位方便纳税人缴费人。
近年来,随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的出台,独具民族特色的小微企业迎来迅速发展。为落实好国家的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助推民族企业发展,海北税务时刻关注民族特色企业发展动态,主动了解小微企业发展情况,以更精准的宣传辅导举措、更给力的政策落实和更智能的税费服务,助力民族特色小微企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海北藏族自治州的刚察赤秀嘉姆文化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代表,税务人员多次同企业对接,全面宣传辅导优惠政策,给企业算好效益账,积极协调政府相关部门,帮助企业改善“小作坊”式生产经营模式,企业发展步入正轨。
提起民族特色企业发展的未来,马福昌说:“税费负担降下来,企业经营好起来,我相信有了税务部门的精心服务和税费优惠的大力支持,民族特色企业能在乡村振兴中勇往直前。”(完)
青海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