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青海要闻

大通全力保障春耕备播:为丰产丰收起好步、开好头

发布时间:2022-03-16 15:03:32

中新网青海新闻3月16日电(通宣 杨七姐 张添福)为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春播任务,大通县农业农村部门早谋划、早部署,多措并举扎实开展春耕备播工作,为农业丰产丰收起好步、开好头。

抓好基地建设,保障良种储备。在长宁镇和良教乡2个主销售点之外设立7个分销点,方便群众就近购买良种,并在各销售点设置宣传展板介绍各类品种和栽培技术要点。目前,全县已储备小麦、油菜、马铃薯、青稞、蚕豆等农作物良种229.45万公斤,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

建强配套体系,保证农资供应。紧紧围绕“抓春耕、保供应”要求,加快完善乡村农资物流配送体系和储供网点建设,加强各类农资储备、调运、供应等过程监管,密切排查、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流入、扰乱市场的行为。现有农资配送中心12个、农资网点53个,全县农资供应充足、质量可靠、价格稳定。截至目前,储备有机肥11500吨、尿素2500吨、二铵1700吨、磷肥350吨、复合肥360吨、生物菌肥90吨、农药25吨。

积极示范推广,扩大农机应用。积极组织开展农机具检修,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宣传。全县计划投入农机具6.8万台,其中拖拉机3万台、配套机具3.75万台、其他农机具0.05万台。计划完成机械化耕整地60万亩、播种43万亩、收获41万亩;力争完成深松整地补助项目任务5万亩;组织20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规模化农机社会化作业服务,服务面积10万亩以上;开展农机化技术培训及技术宣传活动10场次,发放技术资料2000余份,农机安全生产受训受教人数达到2000人以上。

大力宣传培训,加强农技指导。深入落实好农技指导员包乡、包村制度,加快推进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建设和标准化生产,积极指导做好农业保险工作。截至目前,开展农业技术培训班40期,培训农户2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

加大投入力度,强化金融支持。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引领作用,加大“金穗服务惠万家”“扶社贷”等金融支持力度,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入农业农村领域,鼓励金融机构参与特色农业、循环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涉农项目融资。目前,全县涉农信贷资金余额达97.48亿元,其中农户借贷资金51.33亿元。

加强农资监管,保障市场秩序。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力度,组织开展联合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农资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稳定农资价格,维护农资市场秩序。

全面检修维护,做好春耕灌溉。全县已建成高标准农田45.15万亩。现有国营灌区5个,设计灌溉面积12.41万亩,当前可灌溉面积10.02万亩(北川渠灌区灌溉面积5.36万亩,石山灌区灌溉面积1.26万亩,景阳水库灌区灌溉面积1.04万亩,宝库渠灌区灌溉面积2.36万亩)。2021年度全县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246,农田冬灌面积1.3万亩(北川渠灌区1万亩,景阳灌区0.3万亩)。

落实气象指导,护航农业生产。做好各类农业气象灾害天气预报预警服务,重点关注拉尼娜事件可能带来的极端灾害性天气变化。对土壤墒情、冻土深度及春耕期天气趋势综合分析,及时发布农业气象的短、中、长期预测预报信息,尽早部署灾害天气防御应对工作,指导农户适时开展春耕生产。(完)

青海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