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青海要闻

达日县“1386”新模式为乡村振兴开启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2-03-22 15:07:43

中新网青海新闻3月21日电 (达宣)近期,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脱贫不返贫、振兴不掉队,达日县建立健全乡村振兴“1386”工作机制,持续用力、不断加力、精准发力,夯实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硬基础,创新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抓手。

“1”支主脉统揽全局。该县成立由县党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统领乡村振兴工作全局,通过精心谋划,细化分解任务,将责任落实到人;进一步明确各专项工作组、各乡镇责任,形成可追溯的任务清单,压实工作责任;统筹做好乡村振兴组织协调、任务分解、督促指导、检查验收等各项工作。

“3”种方式确保实效。该县紧扣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战略要求,采取“领导出征蹲点、干部承包推进”“月调度、季评比、年考核”“充分发挥网格长、牧长、河湖长等基层力量优势”三种推进方式,从任务分工、考核督导、人员保障方面入手,形成了多层联动、齐抓共管的乡村振兴工作格局,确保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大局稳定、过渡平稳衔接有效。

“8”个专组协同推进。该县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重点工作任务,成立“产业振兴、组织和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乡村建设、社会治安治理、脱贫成果巩固和项目评审”8个专项工作组,结合职能职责,进一步明确重点工作和责任清单,完善工作推进的体系架构,形成通力协作,齐头并进的工作格局,加速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6”项组织提供支撑。该县通过明确组织领导责任分工,将责任层层压实到每一级、每个人,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抓总作用,通过严格落实县级领导“包保”责任制,明确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的主体责任,压实“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以及村“两委”班子责任,严格落实行业部门责任,压实机关党支部和干部职工的“双帮”责任,推动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完)

青海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