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青海新闻3月21日电 (达宣)达日县委宣传部21日消息,近年来,该县聚焦县情实际,以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关键,以加强基层群众自治为重点,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切入点,提档升级达日“牧长制”,呈现出党建引领、牧民为主、数据支撑的自治集群效应,为全县和谐发展、牧民安居乐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党建为引领,疏通牧长治理经络。该县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始终,凝聚市域社会治理合力,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下的社会治理体制,形成“党建+社会治理+牧长制+N”的社会治理格局;针对平均海拔高、县域面积大、交通不便利、基础设施弱、牧民常轮牧等情况,科学合理划分484个牧业片区,将全县村、寺院、学校、社区等全部纳入片区管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总牧长,深入推行“县-乡-村-社-片区”五级牧长管理机制,加强与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协同,将乡镇政法委员、村“两委”班子成员、人民调解员、寺院指导员、草原管护员等全部纳入牧长队伍,党员模范带头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对片区过筛梳理、整合优化,完善牧长管理办法,制定“牧长十员”职责和“负面清单”,严格落实片区牧长招聘考核程序和片区牧长准入退出机制,实行“一年一聘”制。健全奖惩机制和事项处置流程,对片区内事项定人、定岗、定责,规范案事件采集办理流程。将乡村级综治中心与基层党员活动室、派出所、基层司法所有机融合,发挥基层党政的主体作用,实现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统一指挥调度,抓实综治中心的能力建设,赋予中心“总开关”作用。发挥乡镇政法委员、派出所长作用,深入开展“枫桥式”派出所、司法所创建,推行落实警医、警民联动,提高响应群众诉求和为民服务能力。推出警医联动“一站式”综合服务、领导带头接访、“一站式”多元化解纠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等55条便民利民措施。
以凝聚民心为抓手,激发基层治理动能。该县牧长认真落实“牧长十员”职责,定期巡查、入户走访,积极带动牧民群众主动参与各项工作,带动一批为地方治安防控、便民服务、宣传教育、慈善救助做出积极贡献的人民队伍。牧长始终坚持法治思想,做好普法宣传,培养“法律明白人”,引导群众依法办事,充分利用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引导群众享受更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援助。牧民群众主动排查矛盾纠纷,协助人员调解员依法调解,重大矛盾纠纷调处,牧长及时与法院对接,实现诉与非诉的有机衔接,推进矛盾纠纷调处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积极引导矛盾纠纷当事人参与“巡回调解”工作,大大减轻了群众诉累,两年来,调处历史遗留、跨区域、疑难复杂重大矛盾纠纷42件,调解成功率100%,得到了广大牧民群众的满意和充分认可,牧长积极引导广大牧民群众落实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健全完善道德激励和诚信奖惩体系,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选树,弘扬时代新风。
以科技为支撑,延伸牧长治理触角。该县各级牧长通过县乡村级综治中心平台,利用电子民情采集仪、手机APP等方式采集录入多方面信息,对为各类风险隐患预测预警和分析研判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大数据管理中心实时监测重点场所、重点人员动态,对发现的可疑动向第一时间指派牧长进行教育引导,使全县200余名重点人员牢牢掌握在牧长视野中。结合应急指挥平台发挥预警、分析、指挥、调度作用,牧长第一时间发现并赶赴现场上报事态、协助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完)
青海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