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青海新闻4月14日电(通宣 张添福)今年以来,大通县深入贯彻落实全市能力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围绕为民服务能力提升,不断改进政务服务水平,争做老百姓的“贴心人”。
首设“有事来找我”专窗,当好群众的“店小二”
聚焦“您有所呼,我必有应”的服务模式,大通重点关注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办事需求,通过电话、微信等线上办理和配备联系专员的线下办理方式,积极构建高效便捷的线上线下服务体系,为办事群众提供咨询、帮办、代办、教办等贴心服务,努力做到小事即时解决,大事及时与相关窗口及部门沟通协调,在30分钟之内答复群众并提出解决方案,切实提升群众办事效率和服务的获得感。同时,推行政务服务中午“不断岗”、周末“不打烊”服务模式,实现工作日不断岗、周六上午正常办理业务,大大提升了群众办事便捷度、满意度,受到普遍欢迎和点赞。今年以来,共办理事项83042项,解决老年人办事等堵点难点问题519项。
推进改革攻坚,按下为民服务“快捷键”
大通全面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大幅减少行政审批,取消8项行政审批事项,审批改为备案6项,实行告知承诺13项和优化审批服务43项,落实取消、审批改备案、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四种方式破解企业“准入不准营”难题。2022年累计新增各类市场主体894户。
大通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涉企经营许可事项从申请、受理到审核、发证全流程“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材料提交由10件精简至5件,审批环节由2个变为1个,指导企业通过全程电子化办理登记业务,实现窗口申请全程电子化的登记服务,实现“证照联办”,今年为2200多家企业提供填单指导、全程代办以及近万名办事群众提供咨询和导办服务,审批效率提高20%以上,累计受理登记企业1200家。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搭建为民服务“快车道”
按照政务服务事项“五级四同”的要求,全县各乡镇、村(社区)认领便民服务事项3512条。已梳理录入政务服务事项2476项,网办率达94%。按照“尽可能网上办”的原则,通过电子税务实现214项线上涉税事项办理,其中195项为纳税人缴费人足不出户全程网上办,19项功能为线上线下融合办理,网上申领发票率99%。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推行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等办理模式,梳理了77项高频事项跨省通办,实现参保群众就医结算、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异地办理”,今年办理127件,并免费寄递。
优化“主题式套餐服务”,跑出为民服务“加速度”
大通围绕市场监管、民政、医保等重点领域,以“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为目标,推出“我要申请临时救助”“我要开办企业”等10个“一件事”套餐服务,梳理39项目录清单,实现从“串联审批”向“并联审批”的转变,创新“3+N”报销结算改革和足不出户缴纳医疗保险费、临时救助审批权限下放办理时限压减至20个工作日,切实为企业群众提供有速度、有温度的政务服务。(完)
青海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