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经贸动态

瑞昌市:推进数字经济做优 做强“一号发展工程”

发布时间:2022-04-19 13:52:25

  今年以来,瑞昌市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以企业为主体,大数据为支撑,信息化驱动为主线,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牵引,切实以“第一等”的举措,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瑞昌市在全省率先完成政务服务“免证大厅”建设,实现791个事项可通过“亮证扫码”“扫码亮证”“刷脸”获取电子证照。

  推进数字产业化,聚力数字经济拥抱智慧城市

  “我们只需填写一张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记录表放至公示牌中,其他程序均在手机中规范操作。针对现场检查的问题,他们可通过商户端对着现场执法采集的图片积极整改并及时在平台反馈。”近日,在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检查中,瑞昌市市监局执法人员充分利用“赣溯源”智慧监管终端APP高效完成校园食堂食品安全检查。除此之外,该局推行打牢1个支撑基础、加大2个宣传力度、推行3个终端使用“123”运行发力,完成“赣溯源”智慧监管平台注册商户、食品备案等日常检查录入,监管、经营、公众三方“共赢”食品安全智慧监管新模式正在逐步实现。

  除了在城市功能上发挥功效,“5G+”数字经济的“触角”开始向农村延伸。在范镇综治中心雪亮工程平台上,全乡主要交通路口的实时监控情况可通过平台一览无余,该镇八都村的数字乡村管理平台,则涵盖实时监控、远程学习等功能,在满足村民看家护院的同时,能更好地推动村级综合治理、平安乡村建设、远程学习教育等工作开展。如今,类似的数字乡村智能摄像头在码头镇、花园乡等其他乡镇快速推广,所有行政村终端分享实现100%覆盖。

  以数字经济拥抱智慧城市。2020年7月,瑞昌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电信九江分公司签订5G应用示范城市建设合作协议,致力于实现5G技术带动数字经济产业载体,形成功能性聚集、产业链支撑的生态型发展格局,努力打造省内领先的信息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截至目前,已建成并开通5G基站356个,在5G+长效管护平台、5G+智能税务官等多个行业实现应用。

  聚焦企业智能化,创新赋能“制造”为“智造”

  技术创新带来的不仅仅是荣誉,同样带来的是企业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发展底气。江西厚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智能化高新技术企业,产品主要是智圾分类投放设备、智能停车场设备、自助服务设备、LED停车场显示屏、收费屏、引导屏等领域。长期以来,该企业主要以组装生产为主,核心生产技术一直牢牢攥在上游企业手里,这让企业负责人萌生了研发智能技术,打破技术壁垒的想法。

  厚普智能垃圾分类系统设备采用“互联网+”智能投放模式,采用AI智能识别垃圾图像系统,垃圾投放前进行图像采集对比。系统根据不同垃圾进行智能分类,有效引导人们对生活垃圾进行有效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据公司总经理周小明介绍,为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公司增加产品研发投入力度,每年拿出收入的25%来进行产业研发,进行新产品的试制。目前,该公司已经获得“江西省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发明专利6项。

  近年来,瑞昌紧紧扭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开展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行动,推动设备升代、技术升档、产品升格,加快企业梯次培育,持续实施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开展“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和智能制造升级工程,实施科创企业培优培强行动,大力培育“专精特新”“瞪羚”“独角兽”企业。大力实施“机器换人”“生产换线”“设备换芯”,华瑞缝纫线、中材科技等企业实现“老树发新芽”。吉恩重工等4家企业获评省瞪羚(潜在)企业,森奥达科技等4家企业入围全省新增重点拟上市后备企业名单。

  加快产业数字化,聚集产业集聚成势提档升级

  产业集聚,提质增效。瑞昌围绕“3+N”产业发展体系,持之以恒做好延链、补链、壮链文章,着力构建具有瑞昌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3”是指以LED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以智能化为代表的木业家居产业,以高分子技术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N”是指现代轻纺、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以及新业态新经济新模式。

  高科技赋能,实现产品智能化。近年来,瑞昌市中林华中国际木业产业园积极实施“园区+”发展模式,促进木业家居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木业家具产业由木材初期加工、传统低端家具向生态环保、智能家居产业转变。

  位于中林华中国际木业产业园的江西蓝迪熊游乐设备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儿童木制用品,自动化喷涂车间配有850米吊线,智能喷涂能力省内一流,可实现自动静电喷漆、自动烘干。该公司总经理黄艳明介绍,“以往采用人工喷涂,需要2天时间完工,不仅用工成本高,长期喷涂还对工人身体损害大。如今有了这自动化生产线,一切的烦恼都不见了。”以往完成同样工作至少需要10名工人,现在只需2人,效率提高至原来的5倍。在蓝迪熊公司,除了喷涂工序,开料、打磨等工序也都借助智能化设备,基本实现了自动化。

       稿件由九江市台办提供

主办单位:九江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