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青海新闻5月17日电(陶一中 姚宏明 祁增蓓)“小南川站1、2、3号道岔无法转换,请立即前往现场处理。”15日凌晨4时50分,一阵急促的对话声打破了青藏集团公司格尔木电务段格尔木信号车间纳赤台信号工区深夜的寂静,工区5名职工接到调度命令后便顶着夜色动身前往小南川站进行道岔除雪除冰作业。
格尔木信号车间纳赤台信号工区位于昆仑河北岸,担负着昆仑桥、纳赤台、小南川、玉珠峰4个高海拔无人站信号设备的日常检修维护任务,管内玉珠峰站海拔高达4195米,这里昼夜温差大,紫外线照射强,空气稀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
铁路线路上的道岔是火车的“方向盘”,在降雪天气下,道岔容易被积雪、融化后的冰夹住,造成道岔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当火车行驶过不密贴道岔的时候会有脱轨的风险。
“昨晚10时起格拉段开始降雪,可能是尖轨和基本轨夹冰雪,导致道岔无法转换到位。一会刘鸿瑞室内防护、赵文杰室外防护、陈玉祥跟我上道扫雪除冰。”凌晨5时10分,在前往目的地的路上,工长朱召前一边和车间沟通一边详细安排道。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路程,职工们到达小南川站。“室外作业人员,‘天窗点’已定,30分钟后有列车要通过,请迅速处理。”凌晨6时48分,天边刚泛起鱼肚白,对讲机内传来驻站联络员刘鸿瑞的声音。
工区职工迅速拿起工具上道,只见道岔已被一层厚厚的积雪覆盖,一些部位被积雪融化的水结成冰冻住。职工们按照事先分工,开始对道岔尖轨、滑床板及叉心部分等关键部位进行敲冰除雪。
“时间紧张,大家尽快处理,作业中注意脚下安全,室内、外防护员做好防护工作,在清扫时一定要做到不留死角。”纳赤台信号工区工长朱召前对身边职工叮嘱道。
大家分别使用铁锹、扫帚、铲子等除雪除冰工具将道岔区域的积雪和结冰处一点点清扫铲净,顶铁等一些细小处,职工们甚至用手指将夹成冰球的积雪一点点扣出。
“道岔转折部这个积雪,如果说夹一点像手指盖这个大的冰雪,就可能造成道岔转换时无表示,列车就通过不了。”老职工陈玉祥一边清理积雪,一边对大家说。
7时25分,在抢修完毕后,停靠在站内的列车缓缓驶出。微黄的灯光映亮他们略显疲惫的脸庞,透过灯光,能清晰看到岔区雪地上一片凌乱的脚印。伴随着阵阵轰鸣声的列车驶过,职工们依次清点工具材料,在工长朱召前的指挥下列队有序安全下道。
早上8时10分,职工们抖掉身上的积雪,擦掉脸上的冰霜后,拖着疲惫的身躯走进工区,在工区做好问题记录后,仅仅靠在椅子上小憩了一个小时,便又赶往了下一个作业地点进行设备维护作业。(完)
青海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