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青海要闻

海南这十年: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07-11 22:53:52

新华网西宁7月8日电(记者童昊)7月8日,“青海这十年”海南州专场新闻发布会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十年来,海南藏族自治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扎实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在生态保护、产业优化、城乡发展、民生保障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海南州委副书记、州长尕玛朋措介绍,十年来,海南州立足三江源、青海湖、黄河流域三大重点生态圈,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行动,累计完成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森林抚育703万亩,全民义务植树3640万株,治理草场7000余万亩,全州森林覆盖率由2012年的8.3%提高到2021年的12.4%。

“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南州致力于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大力推动林草生态建设和保护,加大退牧还草、有害生物防控、黑土滩治理等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力度。” 海南州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赵邦庆说。

十年来,海南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创新驱动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海南州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104.35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93.61亿元,年均增长6.9%;人均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20113元增加到2021年的43230元,年均增长7.4%

十年来,海南州聚焦绿色高质量发展,基于清洁能源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持续提高现代生态农牧业水平,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海南州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2664万千瓦,占青海省装机容量的69%;海南州生态光伏园和龙羊峡水光互补发电站成为世界最大装机容量的光伏发电园区和世界最大装机容量的水光互补发电站,全球首条100%输送清洁能源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建成并稳定运行。

同时,海南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2012年的34.86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74.35亿元,年均增长5.2%;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累计达6390万人次和192.6亿元,年均增长21.6%和37%;主动融入“东数西算”“东数西储”数据产业战略布局,“云藏”大数据中心覆盖77个国家和地区,用户访问量超56亿人次。

十年来,海南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全州公路总里程达12823公里,所有乡镇和行政村道路通达率为100%,群众出行更加便捷;建成美丽城镇、美丽乡村264个,完成棚户区改造7661套、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和危旧房改造5.2万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38.3%提高到40.9%。

十年来,海南州统筹推进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托育等工作,民生保障从低水平、广覆盖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迈进。民生支出累计达到767.5亿元,持续稳定在财政总支出的80%以上;全州五县如期实现脱贫“摘帽”,17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5.3万贫困人口全部“清零”;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2012年的17557元、6109元增加到2021年的36503元、14613元,年均分别增长8.9%、10.8%,较2012年翻了一番。

“接下来,海南州将努力把泛共和盆地建成生态美、产业优、人民富、活力强、社会安的‘聚宝盆’, 在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青海篇章中体现海南担当、展现海南作为。” 尕玛朋措说。(完)

青海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