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江苏新闻

高校专利转让数量全国第一 江苏高校十年科创成果亮眼

发布时间:2022-07-20 14:58:26

新华网南京7月20日电(庞雪汀)7月19日,教育部举行“教育这十年”“1+1”之高校科技工作主题发布会。在发布会分会场,江苏省教育厅介绍了江苏高校科技创新工作情况,十年来,江苏高校累计获得科技经费总额1880亿元,高校专利转让数量连续3年位居全国第一。

发布会上,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徐子敏回顾了江苏在高校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新跃升、新台阶、新作为、新突破。“江苏省高度重视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省教育厅和全省高校坚持‘四个面向’,积极融入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高校科技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徐子敏说。

徐子敏表示,十年来,江苏高校的创新发展,首先体现在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新跃升。江苏大力实施江苏省“333工程”“江苏特聘教授计划”等人才工程,着力构建国家、省、校三级人才结构体系。截至2021年底,江苏高校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9.2万人,比2012年增加3.1万人,增长50.8%;拥有两院院士79人,国家高层次人才1800余人,高层次人才总数占全国高校10%,一大批优秀青年科学家和高水平团队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十年来,江苏高校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励4612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励251项,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类)573项。

同时,江苏各高校始终聚焦科技攻关能力的提升。目前,江苏高校建有各类科研基地(平台)7000多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69个;国家大学科技园20家,较十年前增长近2倍,居全国第一;党的十八大以来获批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5个,居全国第二;获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3个,居全国第一。近十年来,江苏高校科技经费投入快速增长,累计获得科技经费总额1880亿元,其中企事业单位委托科技经费732亿元,年均增长10%。2021年,江苏高校获得科技经费285.49亿元,较2012年的121.14亿元增长2.4倍。

如何将科研成果高效转化为生产力,为国家重大工程输送“高校智慧”?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江苏高校展现出新的作为。十年来,在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制造科学、载人航天、南水北调、能源科学、生态科学、环境科学以及对深海、深空、极地方向的探索研究领域,江苏高校均取得了新的突破;在“祝融”探火、“羲和”逐日、“蛟龙”探海、“天和”遨游星辰等重大工程的背后,都有江苏高校卓越的科研贡献。

其中,苏州大学研制的柔性白光OLED效率达到国际最高,突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国产OLED产线装备空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攻克多项国家急需解决的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成果近五年应用于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30多个国家重大工程;东南大学研制的Ka频段毫米波CMOS相控阵芯片已在车载、船载和无人机宽带卫星移动通信和毫米波5G领域得到规模性应用。

江苏还格外注重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据徐子敏介绍,全省高校有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5个、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0个、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16所、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10个,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徐子敏表示,面向新征程,江苏高校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四个面向”,充分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创新策源地作用,为培养高质量人才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省份作出新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江苏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