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青海要闻

玛多县举办首届黄河源生态教育论坛

发布时间:2022-07-26 23:08:08

中新网青海新闻7月26日电 (玛多宣)玛多县首届黄河源生态教育论坛日前在冬格措纳湖畔举办。原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青藏高原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华环保联合会常务理事洛桑灵智多杰,青海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马洪波,青海省委党校教授索南旺杰等八位生态领域资深专家从“黄河母亲河”“在国家公园遇见最美的自然,发现最好的自己”等方面作了主题发言。青海原上草自然保护中心负责人阿旺对《黄河源旗舰物种雪豹监测》《黄河乡生态管护员鸟类保护的实践案例》作了讲述。县委书记丁凤山出席论坛并致辞。

丁凤山在致辞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和省州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玛多县致力于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生态为民,致力于创造人民高品质生活,点“绿”成“金”,积极探索“两山”转换新路径,植被覆盖度、湿地面积逐年增加,千湖景观再现,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生态画卷正不断展现在世人面前。

洛桑灵智多杰在发言时谈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和华夏文明的摇篮,黄河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我们一定要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坚决筑牢黄河源头生态安全屏障,讲好黄河源头的故事,宣传好黄河源头第一县,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守护好母亲河。”

马洪波在发言时谈到,国家公园是自然人文景观的精华地、是生态经济文化的综合体、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教科书、是人类心灵净化的修炼所,要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使之成为带动经济发展、引导群众致富的重要力量,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源泉。要正确处理好“四种关系”,敬畏自然、保护自然,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阿旺在讲述中说,玛多是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也是黄河源头重要的生态与物种宝库。近年来,雪豹、狼、棕熊、猞猁等肉食野生动物频现,说明玛多的生态环境正在不断改善。要坚定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促进全民共享生态红利,守好三江源“东大门”。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打造黄河源自然教育基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索南旺杰发言时说,要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观落实到人的心中,将信念转化为行动,才能带来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要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积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丁凤山表示,玛多县首届黄河源生态教育论坛探讨了问题、交流了经验、拓展了思路,取得了圆满成功。站在历史发展的新起点,玛多县要以国家公园建设为抓手,坚定不移保护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融入“四地”建设,找准玛多的发展定位和发展路径,奋力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玛多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完)

青海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