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宁9月23日电 (记者 李江宁)“这十年是青海林草生态建设认识最深、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显著的十年。”23日,青海省林草局副局长邓尔平在“青海这十年”林草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当日,邓尔平从国家公园建设、国土绿化、草原治理、林草产业、森林资源、林草生态文化6方面介绍了十年来青海林草生态建设取得的成就,同时,向媒体展示雪豹、西宁南、北山绿化、木里矿区修复、青海湖仙女湾等照片。
青海作为全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省份,也是目前中国唯一的国家公园示范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立,成为全国首批、排在首位、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通过国家验收。积极推进青海湖、昆仑山国家公园创建工作,相关规划纳入国家林草局支持范围,青海国家公园群初具雏形。保护地体系进一步优化,在全国率先完成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将8类109处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为79处,自然保护地占青海全省总面积的38%,国家公园占到自然保护地总面积的77%。
邓尔平介绍说,2012年至2022年7月,青海完成国土绿化4066.9万亩。同时,十年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89.13万公顷,封禁保护沙化土地58.24万公顷,青海全省一半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其中有效治理可治理沙化土地达30%以上。
近年来,青海严格落实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从2012年的54.22%,提高到2021年的57.8%。鲜草产量达到10549.5万吨,2.29亿亩草原通过草畜平衡得以合理利用。同时,十年累积发放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227.46亿元,79万户农牧民受益。
同时,青海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有机枸杞、沙棘深加工、草种繁育、中藏药材、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了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经济发展互促并进的良好局面。
“我们大力推进生态体验和自然教育,把丰富的森林、草原、湿地和荒漠资源打造成自然生态体验区和环境教育展示平台。并建设了一批生态旅游、观光体验、民俗文化等生态文化产业园。开展生态课堂进校园和自然体验活动,探索建立规范、现代、专业的自然教育体系,建设了一批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博物馆等为依托的生态文化体验和教育基地。”邓尔平表示。(完)
青海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