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青海要闻

浙江援青医生:上阵父子兵,“医”心一意走好援青路

发布时间:2022-12-14 11:27:44

中新网西宁12月13日电 题:浙江援青医生:上阵父子兵,“医”心一意走好援青路

作者 孙睿 吴婷婷

18年前,一位浙江援藏干部在西藏那曲留下千余天奋斗的身影。18年后,他的儿子踏上高原,开启医疗援青。

从医梦想的双向奔赴

从医的想法,从小就在第五批浙江援青干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眼科主治医师,海西州人民医院综合病区副主任郭东煜心里埋下了梦想的种子。

2004年,郭东煜的父亲受浙江省科技厅选派,作为浙江省第四批援藏干部在西藏那曲进行为期3年的援藏任务。

那时的郭东煜已是一名初中生,父亲的这次经历对他的内心触动极大。父亲援藏一年后,郭东煜有机会去到那曲——父亲支援的地方生活了几天。父亲无私奉献的精神带给他心灵上极大震撼。“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奉献自己,是一件极其伟大的事情。”这个想法从此在他心里扎根。

今年7月初的一个寻常夜晚,下班在家的郭东煜接到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党支部书记杨崇清的电话,这通电话瞬间点燃了他心中一团烈火。

此时的医院正在组织新一批援青干部。“根据海西州人民医院实际情况,需要一位临床和科研能力都比较突出的青年眼科医生前去帮扶。我们科室和支部经过充分考虑,觉得你是最合适的人选之一,你考虑一下。”“我去,我很乐意去。”没有太多的纠结和犹豫,郭东煜便答应下来了。

挂断电话,郭东煜跟父母商量,两位长辈都没有反对。“我父亲是很支持的,于我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机会。”郭东煜说,“到青海,不仅能提升当地的医疗技术,为共同富裕建设贡献力量,更能磨砺自己的能力,实现更大突破。”

“非常荣幸医院能信任我这么一个工作不久的年轻医生,我感到非常荣幸。”郭东煜说。当时他唯一的顾虑就是个人年资较低,临床经验相对不足,害怕不能胜任在这儿的工作。但科室主任们的一些话语,让他排除了后顾之忧,他便踏踏实实地走上了援青之路。

海西时间的“医”心付出

自2016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开展援青帮扶以来,眼科学科带头人沈晔教授曾多次带队前往海西开展“海西光明行”免费白内障手术公益活动,解决了一部分患者的眼疾,但始终杯水车薪,当地的造血机制有待进一步激活。

到岗几天后,郭东煜便对当地眼部疾病诊治能力进行了摸排,并与杭州“大后方”及时沟通联系,对当地的诊疗基础“把脉问诊”,并开出了一剂剂“处方”:深化公益合作项目,多措并举培养当地眼科医生,开展高原特色病种诊治,加强浙青两地医院和人才交流,建设研究中心、诊疗中心……一揽子的破题方案将为海西州带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先进的服务理念和优质医疗技术,不断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我会一直从医下去。”郭东煜斩钉截铁地说,“虽然医疗行业确实比较辛苦,但在其中可以实现自我价值。”

“通过全面的眼科学讲课及视频录播的方式让这里的医生进行眼科学知识的全面讲解,提升眼科临床诊治水平;通过动物眼球模拟训练的方式,培训这里的医生眼科显微手术水平;争取能让这里的五官科医生掌握眼科常见疾病规范化临床诊治及眼科基本手术操作;希望能找寻高原特色眼科疾病及诊治的特点,进行相关研究,争取为这里的医院发表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论文,提升医院的科研水准……”郭东煜说。

这位干练的年轻医生,在海西的所有工作已步入正轨,那些美好的设想也正一步步成真,他也将用心、用情的“医”心为民办好实事。(完)

青海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版权所有 华夏经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