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医院:应收尽收 守住患者“生命线”
中新网江苏新闻12月30日电(麻云 孙茜)随着优化疫情防控政策措施的落地,医院发热门诊、急诊患者激增。江苏省中医院实行普通病房床位统一协调管理、重症病区床位统一集中管理、医院抢救设备统一调配管理、医院人员统一排班管理的“四统一”制度,确保“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病区开放,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制定方案、统筹床位、专家会诊……江苏省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兼大内科主任周贤梅,自从疫情防控放开后就没有好好休息过,每天上百条的电话、信息、微信语音,经常大半夜还在为患者协调床位。
作为医院的“大管家”,周贤梅还承担着医院疫情防控专家组组长的重任,面对疫情冲击、患者激增、医护减员的现状,她必须带领疫情防控专家组想方设法,扩容增员,协调医务处、护理部等统筹调度全院医护和床位资源。目前,医院在原有各种监护病房50间基础上,又整改了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100间,保证医疗秩序忙而不乱,保证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人手不够是最大的压力,医护人员只能稍作休整,基本上休息两三天便复岗工作。两周前西17病区的护士连续中招,只剩下四五个护士,而当时病区还有30多个住院病人要照护,西17病区李娟护士长高烧到39℃,也只是休息不到三天就返回岗位。医护们轻症的接替高烧的,轮流值守,查房、会诊、护理、开医嘱、写病历……一刻不停歇。
“兜住”底线,ICU扩容增员防重症
重症医学科的电话声不断地响起。“ICU吗?急诊科需要会诊。”“感染科、老年医学科、心内科都需要会诊。”随着急诊危重病人的不断增加,刚刚“阳”过还正在剧烈咳嗽的医师陈秋华,副主任医师庄燕、程璐不停地忙碌着,以应对近期出现的危重症患者日益增多问题,转出相对轻症患者,转入危重病人,竭尽全力为急诊及其他科室解忧。
目前,江苏省中医院南、北院ICU共25张重症监护病床以及80多名ICU医护人员已经是满负荷状态。入科的病人都是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氧合指数明显降低的高龄老年病人,需要俯卧位通气、置管、CRRT、营养支持治疗等,医护工作量大增。
12月27日下午,张海东、徐帆、王开圆几位医护人员为一位87岁的重症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患者由于年龄比较大,又有脑梗、高血压等基础病,感染新冠病毒后便开始发热,血氧持续下降,最低时只有70%,情况十分危险,快速转入ICU后,经过紧急救治,目前患者生命体征正在恢复。像这样的抢救场景,在ICU病房,每天都在上演。
工作量翻番、人手紧缺是最大的困难,各病区都在建立备用病房,做好随时转换为重症病房的准备。医院也在开展危重症专业相关科室医护人员的紧急培训,各科室都派医护人员到ICU进行轮训学习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护理。
以院为家,全力守护高龄患者“生命线”
“有床位吗?”这几天,江苏省中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滕士超接电话,听到最多的就是这句话。从上周开始,老年医学科就开启了全力以赴、以院为家的救治医疗模式。
短短几天时间,病房已经全部收满,其中患者平均年龄92岁,年龄最大的101岁,合并肺炎、心衰的患者占住院病人一半以上。
老年人病情重,变化快,来不得丝毫马虎。在科主任滕士超、科副主任徐奚如,护士长范卉、戴卉的带领下,医护人员每天早晚查房,严格消杀和防护,仔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上心电监护和指脉氧检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同时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选择服用扶正的预防方,或轻症方以及解热方,中西医兼用。
患者不断增多,工作量成倍增加。为了全力守护高龄患者的“生命线”,医护人员始终坚守救治最前线,以实际行动诠释“白衣天使”的责任和担当。(完)
江苏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