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辽宁新闻1月18日电(于海洋)如何发挥辽宁文化艺术教育行业的特色及作用,更好的服务教育,服务社会,服务国家方针政策。在辽宁省两会上,辽宁省政协委员、梅派艺术第三代传人、国家一级演员、沈阳师范大学教授、梅兰芳艺术研究所所长肖迪为此建言献策。
肖迪建议,以专业艺术机构服务广大高校学习传统文化艺术公共课程。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博大精深,文化历史典故非常丰富。广泛涵盖艺术史,文学,美学,传统美德等知识点。以京剧艺术为切入点,结合京剧艺术的深厚内涵与宽泛的文化延展性,来解读相关文化,历史等文化元素,开阔视野。为大学生学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此外,肖迪建议常态化开展“传统文化”艺术教学体验和实践成果展示等活动,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在实践者中践行传统文化内涵,创新思维,展现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同时发现和培育有艺术特长的人才;开发“传统文化类”公共艺术优质数字教学教材,推广至全国高校;结合省内专业优势,名师名家特色,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基地,强化基地成果的应用,服务高校,服务社会。(完)
辽宁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