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新闻视窗

【新春走基层】最北海港口岸警笛声中的祝福

发布时间:2023-01-19 23:10:53

中新网辽宁新闻1月19日电 1月19日是农历大年二十八,记者来到丹东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走进驻守在我国海岸线最北端出海口的移民管理警察队伍,采访在这里坚守岗位的边检民警。

在该站大台子分站门厅警容镜前,民警满国双正在整理着装,目光中透露着坚毅执着,随后一声哨响,他与其他民警迅速跑到车场登车。

在遇逻车上,记者了解到。当天,满国双他们要与联检单位举行会哨,这是他们2022年的最后一次会哨。

“转隶4年以来,我们承担了大台子口岸的管控任务,每逢重要节点都要和派出所进行巡逻会哨,这已经成为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民警向记者介绍着情况。“去年,我们口岸辖区未发生过一起走私偷渡案件,附近的码头企业对我们的好评率达到了100%。”

民警满国双是老警,也是新警。他于2002年加入公安边防部队,2018年年底,计划转业到地方工作,但是恰逢国家移民管理队伍成立,怀揣着对边防检查工作的热爱、对战友的不舍,他毅然选择了加入移民管理队伍,并顺利通过了招录考核、试用期培训等各个环节,成为了一名移民管理警察。

连续3年没有回老家过年的他,今年又一次选择了坚守,他的父母也充分理解他,从老家来到了小城东港,跨年夜,将陪他一起坚守在最北海港口岸的边境一线。

说话问,巡逻车就开到了江海分界线的界碑附近,派出所民警乘坐的两台警车已早早地等候在那里。在碰面的那一刻,几台车一起鸣笛。这警笛声有警示震摄作用,也有对祖国河山新一年的美好祝福,随后,双方民警下车,敬礼握手,送去新春祝福的同时也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交流。

会哨结束后。民警们回到了单位,脱下执勤装备,到门厅准备贴春联,挂灯笼。

随后,记者赶赴驻守在丹东港港区的基层执勤队,了解那里的民警是怎样在春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虽然到了饭点,但是执勤大厅依然有几名值班民警在紧张地忙碌着。有的拿着4G同传设备核对着什么,有的在查看港区的监控视频,据民警介绍,他们增加了口岸巡查力度和频次,不定期对船船的作业情况和口岸辖区情况进行监控管理,确保国门口岸安全稳定。

在执勤大厅,记者碰到了前来办理船舶入境申报手续的丹东海运国际船舶代理公司工作人员王圣东。他们公司代理的“明月”班轮将在下午2点入境,计划在港作业10个小时,半夜12点左右出境。

民警杨健和同事按照勤务要求,快速为该轮办理了入境手续,实现船舶“即靠即作业”,助力口岸通关“零等待”。船舶出境时,王圣东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申报船舶出境申请,边检民警可提前做好船舶和船员的预检工作,边检网上报检功能和无纸化申报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腿的工作目标,为企业节省时间成本超过10%。

执勤民警杨健介绍,得益于我国疫情防控政策进一步优化和国家移民管理局优化移民管理政策举措,出入境船舶和通关货运量在近期达到了一个小高峰。春节期间,他们加强与口岸联检单位、外轮代理公司的沟通协调,充分发挥“单一窗口”电子申报平台功能,为重点外贸船舶开通边检“绿色通道”,成立“党员先锋队”,全天候为出入境船舶提供24小时通关服务,确保货运船舶“随申随办”“随到随办”。

辽宁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