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大地仍是乍暖还寒,济南的氛围却是“热气腾腾”。
正在全力拼经济、全域拼项目的这座城市,派出高规格考察团“挤出时间”去南方取了一次经。
取经的目的地是苏州——全国城市中GDP超过两万亿的唯一地级市。
一个是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山东半岛城市群核心城市的东部沿海大省省会,一个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之一。两座城市的交流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济南取到了哪些“真经”?“真经”如何转化为对标先进加快发展的行动?
2月18日晚上,在济南星夜兼程开展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观摩的间隙,一场赴苏州学习考察归来后的“头脑风暴”给出了答案……
对标先进 “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
“苏州工业经济持续跃升的背后,是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坚守制造业根基。我们也要持续对标提升、加压奋进,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决打好工业强市建设的总体战、攻坚战和持久战,确保2025年规上工业营业收入迈上万亿级新台阶。”
“高水平的规划往往能让城市的高水平发展事半功倍。苏州在城市发展中‘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坚持和定力令人印象深刻,自然环境保护与城市发展有机结合的成功案例值得学习。我们要在规划中强调统筹,在城市布局过程中充分考虑产业功能、公共设施建设、老城保护等因素,让高水平的规划为城市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苏州乡村振兴工作体系完备、成效突出,启示我们要把高标准规划放在首要位置,以产业振兴作为重中之重,做优乡村休闲旅游业,做大乡村新型服务业,促进乡村产业全面振兴,加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
2月18日晚,在济南融创国际会议中心会议室内,济南市赴苏州市学习考察团座谈会在这里召开,参加考察的成员们在发言时都说到了一个词——“感触很深”。
深刻的感触源自考察的深入。这次的考察学习行程安排相当紧凑——
2月14日晚,济南市考察团刚一抵达苏州,顾不得休息,便一路赶到对接企业,洽谈合作项目,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进项目加快落地开花。
2月15日至16日,两天时间里,济南市考察团星夜兼程,先后考察了14个项目,涉及园区建设、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等多个方面。
一路参观考察、一路交流思考,结束了学习考察,大家都表示,看到了存在的差距、感受到巨大压力、激发了内生动力,心里有一种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
身临其境 去苏州看到了什么?
在考察团“头脑风暴”的背后,是两座城的“双向奔赴”。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天下泉城济南和江南水乡苏州都因水的浸润而灵动,同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产业发展等领域也有着同频共振的默契。
在改革开放探索中,形成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苏州发展“三大法宝”;苏州拥有14家国家级开发区,在2022年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有4家跻身全国30强,其中,苏州工业园区实现七连冠,昆山经开区连续19年稳居全国前五;上市公司总数达241家,其中科创板上市公司48家、位居全国第三,苏州成为创新与产业、资本与产业结合最好的城市之一……
被称为“最强地级市”的苏州,拥有众多耀眼的头衔,在园区建设、产业发展、县域经济、古城保护等领域都形成了诸多成绩和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个人的成长不能固步自封,对于一座城来说更是如此,以开放的心态去学习借鉴,才能更好地实现发展和跃升。
在苏州,济南市考察团马不停蹄。
苏州系统谋划重点产业集群,产业发展多元开花且蹄疾步稳。作为苏州市重点发展的“一号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加速扩张,已位列全国第一方阵。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BioBAY)是苏州工业园倾力打造的生物医药产业“众创+孵化+加速+产业园”链条式全功能载体,园区生物医药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各类园区第一。产业园涵盖专业化配套服务与园区运营、产业链研发合作、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组成的健全生态系统,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流程、全方位的支持服务。
开发区是推动产业集聚、优化经济布局的重要载体,也是加快创新的高地,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作为全国开放程度最高、发展质效最好、创新活力最强、营商环境最优的区域之一,苏州工业园拥有“不特有特、比特更特”的发展环境。园区围绕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制定了“十个一”特色产业专业化服务机制,以“高起点对标+高标准规划+服务型政府+市场化运作+亲商型理念+敲门式招商+一站式服务+花园式园区”打造一流的产业生态。
水陆并行、河街相邻,小桥流水、粉墙黛瓦……作为苏州古城迄今保存最典型、最完整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平江历史街区堪称苏州古城的缩影。在这里,古街老巷与熙攘人群相映成辉,让古城活力十足。苏州整体保护老城、有序开发新城,形成“老城和新城协调共生”的经验,成为名城保护工作的重要样板。
漫步于乡野之间,粉墙黛瓦、岸青柳绿,苏式韵味十足,相城区黄埭镇冯梦龙村通过深入挖掘“冯梦龙”文化内涵,以“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让自然唯美的田园诗情画意栩栩呈现,努力将乡村振兴和文化复兴的发展目标变成现实图景。“曲水善湾”乡村振兴美丽吴江样板区,突出政企共建、村景共融、成果共享,优化完善农业空间布局,通过土地分红、房产出租、自主经营、家门口就业等多种方式,促进“全民共富”“全面共富”。
类似的好经验、好做法还有不少。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苏州风起云涌的创新发展态势,给考察团留下了深刻印象。
手捧“真经” 济南如何学以致用?
取经问道,谋的是发展。对标学习,取了真经、学了真功,关键要学以致用,践行到实际行动中。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济南深入贯彻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的重要一年。
新一年里,苏州将聚焦实体经济,推进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坚守制造业立市之基,推动产业发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这与济南也不谋而合。
济南将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坚定不移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实施加快建设工业强市三年行动,推动四大主导产业集聚发展,打造标志性产业链群。
同时,济南把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作为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支点,加快完善“1+4+16+N”规划体系,一系列公共服务项目加快推进,高端产业平台载体加快布局,798平方公里的新时代现代化田园城市正全面起势。
只争朝夕抓发展,星光不负赶路人。
在2023年开局的关键节点,济南以最高规格发出项目投资、项目建设动员令,按下重大项目建设“快进键”。实现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于真正抓好落实。
对标先进找差距,拉高标杆促提升,济南正在将所看所学所思转化为推动快速发展的真招实招硬招,更好为高质量发展按下“快进键”,用心描绘城市发展图景。
(济南报业时政融媒工作室记者王端鹏 林江丽)
(来源: 舜网)
稿件由济南市委台港澳办提供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