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政务要闻

以特色拓展脱贫成果 湖南桃江用一根竹子“串”起“共富”链

发布时间:2023-05-04 22:15:32

中新网益阳5月4日电 (吴建平 李胜财 彭朝众)“通过村上的合作社培育竹林以后,每亩竹山能产150多斤冬笋、600多斤春笋,一年下来就有五六万元收入,我们村民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在湖南益阳市桃江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示范园区,村民肖武最近总是一大早就开始忙着垦复竹林,以期进一步提升竹山产量。

桃江县地处湘中偏北、资水中下游,拥有竹林115万亩,面积居中国第三、湖南第一,是中国十大竹乡之一。县内的马迹塘镇、武潭镇等地拥有竹林面积29万亩,是桃江笋竹资源核心产区。 

2021年以来,桃江县扛起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治责任,以马武地区为核心,充分发挥好组织领导、政策引领、要素保障三大“法宝”作用,整合资金1.67亿元,以笋竹特色为依托,促进一二三产加快融合,通过产业兴旺带动脱贫成果巩固和共同富裕,以一根小竹子“串”起一条“共富”链。

2022年,桃江成功获批创建省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示范园区,示范园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452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32.58%,2825户8858名建档立卡脱贫户、107户283名监测户全面覆盖受益,人均增收0.5万元以上。

桃江县乡村振兴局局长王坚表示,抓住产业基础打好“特色牌”,示范园区力争打造中南地区规模最大、最专业的竹产业园,依托笋竹特色资源优势,从基地培育、村级初加工、龙头企业带动、资源回收利用全链条实现笋农增收,走出了资源高效利用、集约高效经营、三产高效融合的产业发展之路。 

着眼竹林增效打造家门口的“聚宝盆”,示范园聚焦笋竹资源培育与利用增效,大力培育壮大专业合作社、林业大户、家庭农场、公司化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等新型竹林经营主体,推进竹林规模经营、精细抚育、综合种养和系统提升,狠抓笋竹两用林基地建设,实现资源提质增效。

2022年,示范园区笋竹加工合作社25家,组建专业采伐队4支,新发展笋竹两用林基地9120亩,总面积达到25200亩,年产竹材30万根、鲜笋6150万斤,直接产值达到8550万元以上,带动当地竹农人均增收2万元以上,特别是大塘坪竹林套种竹荪等林下经济综合种养基地,已实现“一亩山万元钱”目标。

为了消化竹笋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边角余料,延迟笋竹产业链,带动周边居民就业,示范园区还引进新建一家10万吨竹纤维饲料项目,今年下半年即将竣工投产。同时笋竹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示范园区粮食、蔬菜、油菜、茶叶、水产等产业逐步向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结合农业观光、采笋、采茶等农耕体验、民俗体验与运动休闲,示范园区推广马迹塘故事等民俗文化,全竹宴、全笋宴、马迹塘和菜、武潭鱼等特色美食,推动特色产业与文化、旅游、康养、电商等产业深度融合,建设一批康养休闲、亲子活动、学生研学等基地。 

湖南学子劳动实践教育基地位于武潭镇莲花坪村,这个集乡村旅游、中小学生劳动实践教育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研学基地,采用“公司+村集体经济+农户”的形式运营。基地与周边农户签订协议,由基地免费提供床铺、被套等设施,免费进行培训。学生和游客在农户家吃饭、住宿、干农家活,体验乡村生活。

“按照合作协议,每满床接待一批学生,以住3天两晚为例,我家将有5600元的毛收入,除去成本,将获得近3000元的纯收入。”低保户曾定朝就是其中之一,她一家就设有40个床位,可以同时接待40人入住。

据悉,桃江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示范园区项目直接受益人5000多人,带动就业近2000人,真正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有机融合,推进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带动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通过发展产业、充分就业实现持续稳定增收。(完)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