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初心书写有温度的“民生答卷”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医疗保障局为民办实事综述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医疗保障工作,当以惠民为重。
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以下简称“十二师”)医疗保障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用心用情用力为民办实事,扎实推进各项医保政策精准落地、惠民举措持续发力,切实守好用好职工群众的“救命钱”,让职工群众从容看病、少跑路、少花钱,不断提升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医疗保障待遇全面提高
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是医保的“三重保障线”,只有充分发挥作用才能对困难群众起到基础性、兜底性作用,只有进一步减轻困难群众和大病患者医疗费用负担才能防范因病致贫、返贫。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纳入国家特殊药品清单,可以按比例进行报销,真是为我们减轻了很大的经济负担。”4月27日,提起门诊特殊慢性病报销比例政策,一〇四团畜牧连职工热合木·哈斯木感激地说。
热合木·哈斯木的妻子患有再生障碍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妻子连年的治疗费让家里的经济条件拮据起来。2022年5月,十二师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葛红琴带队在走访调研时得知热合木·哈斯木一家的困难情况后,便带着米、面、食用油等生活慰问品前去看望慰问。
经过细心查看热合木·哈斯木妻子的病例,十二师医疗保障局工作人员发现治疗药物中“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是国家纳入医保特殊药品清单,可以享受报销政策。热合木·哈斯木妻子还患有高血压,在购买相关药物时也可以享受报销政策。得知以后买药可以报销,热合木·哈斯木一家高兴极了。
为了让医保“红利”尽快惠及热合木·哈斯木一家,十二师医疗保障局工作人员积极协调地方医院,帮助他们办理特药审批流程。“以后再买这些药就可以报销了。”当热合木·哈斯木与妻子听到这句话时,激动地热泪盈眶。
热合木·哈斯木一家的幸福感得益于十二师医保改革取得的成果。让广大职工群众看病不再难、不再贵,全方位保障职工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十二师医疗保障局深化医疗保障改革的目标。
质胜于华,行胜于言。为减轻十二师广大职工群众就医压力,进一步释放医疗“红利”,十二师医疗保障局从医疗保障入手,以国家医保政策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医保部门完善城乡居民“两病”门诊用药保障制度,不断深入推进城乡居民“两病”门诊用药保障工作取得新成效。
在推进过程中,十二师医疗保障局和十二师卫生健康委员会密切协作,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纽带,将大量符合条件的参保居民及时纳入“两病”门诊用药保障范畴;做好实时登记、完善“两病”用药供应保障机制、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建立定期通报等方面工作,加快推进“两病”患者用药全覆盖,增强“两病”门诊药品配备和使用,着力提升“两病”患者知晓率、规范化管理率和合理用药率。同时,进一步优化就医购药流程,方便职工群众及时享受医保待遇。截至目前,全师已有2000余名参保患者受益。
“‘两病’门诊用药保障是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我们将围绕既定的工作目标,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做到宣传到位、患病人员全覆盖、基层开得出药、健康管理跟得上;同时加强领导、压实责任、协同配合,把这项民生工作抓好抓实、落地生根。”葛红琴说。
2022年,十二师全面启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制度。在新增了门诊统筹报销的政策之外,同时拓宽了职工个人账户使用范围,除个人使用外,也可用于支付其配偶、父母、子女在定点医药机构就医购药发生的个人支付费用。
“在新机制中,个人账户可以用于购买医疗器械、医用耗材等。同时,个人账户可用于缴纳本人配偶、父母、子女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费用。”十二师医疗保障局工作人员杨强说,医保的门诊共济保障机制,不仅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也可以逐步减轻参保人员医疗费用负担。
同时,十二师医疗保障局积极响应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将定点零售药店纳入国谈药品供应保障范围,与定点医疗机构互为补充,形成供应保障合力,提高国谈药品的可及性。目前,十二师医疗保障局开展7个批次334种药品的采购,节省医保基金约247万元,药品价格下降约60%,进一步减轻了职工群众的用药费用负担。
异地、兵地互认结算更加便利
“十分钟就办好了业务,整个过程特别顺利。”一〇四团新天润居民杨女士手中拿着办理好的材料满意地说。年初,杨女士前往疆外就医,异地就医备案时忘了修改地址,于是来到临近的十二师政务大厅办理报销手续。
“现在,在咱们十二师也可以办理异地就医住院报销的业务。”十二师医保中心主任门英说,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政策的实施,缩短了异地参保人住院费用的报销周期,减轻了患者的就医负担,真正做到了便民、惠民。
近年来,承载着十二师广大职工群众的健康期盼,十二师医疗保障局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不断深化改革,提升工作质量,优化经办服务流程,切实履行服务民生、保障民生工作职责,打通医疗保障民生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过去,我的医保卡只能在兵团辖区使用。现在,在乌鲁木齐市的医院、药店也能用了。”4月27日,头屯河农场居民张丽霞提起医保卡使用范围发生的变化,露出了满意笑容。
张丽霞患有风湿,经常要去门诊做理疗,买药。她所享受到的医保报销即时结算,是十二师医疗保障局深化兵地医疗保障事业融合发展,实现兵地医保互通互认的成效。
为进一步促进兵地医疗保障事业融合发展,满足兵地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医疗保障需求,十二师医疗保障局主动加强与乌鲁木齐市医疗保障局沟通协调,实现了兵地医疗保险缴费年限互认、各统筹区定点医药机构互认、特殊慢性病互认等“四个互认”的网上确认。双方参保人员在纳入互认名单的定点医药机构可享受无差别服务,实现了医保报销即时结算,进一步方便了辖区参保人就诊购药,也让有不同就诊需求的参保人有更多选择。目前,乌鲁木齐市医保局对十二师区域内的30家医药机构互认,十二师医保局对乌鲁木齐市的34家医疗机构互认。
“我们将继续扩大兵地定点医疗机构互认覆盖面,推动兵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努力为辖区参保人员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医保服务,为推动兵地融合发展、兵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十二师医保局综合科副科长李晨说。
医保卡的兵地互认,促进了兵地医保深度融合,也让广大参保人乐之又乐。承载着人民群众的健康期盼,十二师医疗保障局进一步扩大兵地定点医疗机构互认覆盖面,目前已审批互认的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昌吉州医疗机构增加至47家。通过兵地医疗保障互认机制,已实现医保关系转移接续、门诊慢性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等工作互认互办,为兵地各族职工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优质、高效的医保服务。
医疗保障水平持续增强
在各个时间节点,十二师医保系统宣传队伍都会深入各团场、连队(社区),通过广播播放、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页、现场讲解等方式,向大家普及城乡医疗保险的缴费标准、缴费时间、缴费方式、待遇标准等知识及相关政策;以这种覆盖式宣传的力度让全师职工群众了解医保相关政策,知晓及时缴费的重要性。
“我们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集中宣传,强化定点医药机构、医保经办机构和参保人员法律意识,引导职工群众关注医保、了解医保惠民政策,努力织密扎牢医保基金监管网。 ”4月27日,李晨坚定地说。
截至目前,全师基本医保参保人数9.18万人,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9%以上。
“谢谢你们,我的门诊费用报销了,没想到电子医保凭证用起来这么方便,功能还这么齐全。”4月27日,五一农场居民吴静欣喜地说道。
“一码在手,医保无忧”的便利始于2020年4月。作为兵团医保电子凭证应用试点之一的十二师,第一时间制定方案,选派业务骨干参与全师电子凭证推广应用指导工作,让更多人享受“互联网+医保”带来的便利。同年5月15日,兵团医保电子凭证在十二师试点统筹区正式上线。截至目前,全师医保电子凭证累计申领人数超5.57万人看病就医进入“码时代”。
十二师医疗保障局副局长胡宁介绍,医保电子凭证不依托实体卡,不存在丢失补办和收取费用的问题,推行医保电子凭证后,参保人可继续沿用原来的方式或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农业掌上银行APP,经由国家医保局认证授权的第三方渠道进行申领、激活。使用医保电子凭证码可实现医保账户查询、医保就诊、药店购药支付和医保业务办理等医保服务。医保电子凭证是全国医保线上业务唯一身份凭证,是参保人员医保身份识别的电子标识,具有方便快捷、应用丰富、全国通用、安全可靠等特点。
“我们将围绕建设智慧医保,全面加强医疗保障信息化、标准化,逐步缩小制度间、人群间、区域间差距,提升医疗保障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切实维护群众基本医疗保障需求,保护好群众看病钱,让群众就医更加便捷,让医保惠民深入民心。”葛红琴说。
目前,十二师各团场医院、辖区诊所,可以通过医保电子凭证实现医保结算,辖区内所有定点零售药店可通过医保码购药支付。此外,为方便参保人员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十二师医疗保障局推出了现场办理、电话办理、“新疆兵团医保”APP和“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操作办理等多种备案方式,精简了办理流程,减少参保人员的跑腿次数。目前,十二师统筹区办理异地备案的人员约为1500人,全部可实现正常联网结算。
“医保为民,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起点。十二师医疗保障局将更加高效地推进智慧医保、兵地协同医保建设,切实将惠民政策转化为为民利民惠民的生动实践。”葛红琴说。(兵团第十二师党委宣传部供稿,刘倩 李晨)
来源:中新网兵团
主办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