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讯要闻

长江宜昌段渔业资源和水生生物保护成效明显

发布时间:2023-05-26 15:16:22

中新网湖北新闻5月26日电 (记者 郭晓莹)据湖北省宜昌市渔政监察支队25日消息,长江宜昌段严格落实国家退捕禁捕政策,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鱼类年自然繁殖数量2022年达到151亿颗,较禁捕前增长了十余倍。

长江宜昌水域分布有中华鲟、四大家鱼等多种鱼类的自然繁殖场,属水生生物的重要栖息地,鱼类的三场一通道(即水生生物野外种群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密集,是长江多种水生生物的重要发源地,保护责任重大。

按照农业农村部统一部署,2018年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率先实施长期禁捕,2019年长阳县清江白甲鱼国家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四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长期禁捕,2020年宜昌长江流域重点水域非水生生物保护区水域实施十年禁捕,退捕渔船1878艘,退捕渔民3678人。

宜昌市扎实建立并落实禁捕长效机制,渔业资源和水生生物保护成效明显。据统计,长江宜昌段鱼类年自然繁殖数量禁捕前不足10亿颗,2022年增加到151亿颗;江豚自然种群从2017年的15头左右增长到2022年的20头以上;胭脂鱼种群明显恢复,多年不见的鳤鱼监测频次从少见到常见。

长江鱼类有400余种,平均繁殖周期3年至4年,全面恢复需要3个繁殖周期,即十年,目前恢复最快的是繁殖周期较短的鲫鱼、鳊鱼、鳜鱼、餐条等小型鱼类,繁殖周期长的青、草、鲢、鳙等大型鱼类才完成一个繁殖周期。专家指出,长江十年禁捕应遵循水生生物自然恢复原则,尽量减少人为干扰。(完) 

主办单位:湖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