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纵横山西 > 山西新闻

雄安新区的“绿色工地”:施工科技赋能“未来之城”

发布时间:2023-06-02 14:34:51

中新网山西新闻5月31日电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电力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电建”)和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联合中标容东片区D2组团安置房及配套设施项目输变电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成为山西电建拓展雄安重点市场的第一单。该项目中标额达1.19亿元,项目内容包括容东片区D2组团安置房及配套设施项目输变电工程设计、设备采购、施工等。

围绕创造“雄安质量”的目标要求,山西电建把高标准、高质量贯穿于安置房及配套设施项目输变电工程建设全过程,严格工程质量监管,跑出绿色能源“加速度”。

作为雄安新区开发建设先行区,容东片区备受瞩目。容东片区位于雄安新区起步区北侧、白洋淀站东侧,规划用地面积约12.7平方公里,被称为“世界最大工地”。该区安置房项目承担着安置搬迁群众、探索新区建设经验的重要使命,是雄安新区落实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支撑启动区开发并探索新区创新开发模式的先行区,是雄安新区的重点民生项目。

为有效提高施工现场工作效率及项目精益化管理水平,山西电建积极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绿色管理模式,运用“智慧工地综合管理技术”,让施工现场感知更透彻、互通互联更全面、智能化更深入,大大提升现场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

“通过监测系统的数据运算,可以实现施工期间安全状态的实时预警,实时动态监管、远程报警等。”信息的协同共享是施工现场智慧管理“重要法宝”,加强施工现场信息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打开了施工安全管理、降低事故发生率、提升施工进度、超前策划施工方案的新局面,为项目的高质量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

山西电建“智慧工地综合管理技术”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应用等为依托,运用BIM技术、智能硬件终端设备、智能巡检机器人和二维码数据联通平台等,辅助管理工地策划、进度、成本、质量、安全、信息等方面,涵盖人、机、料、法、环等各个环节的管理数据,充分实现项目的联动性管理。

“智慧工地综合管理技术”的运用,使管理动作前置,实现从事后被动补救到事前主动预防的转变。同时,围绕人员管理、视频管理、智能硬件、绿色施工,通过平台进行集中的管控处理及数据分析,实现对人员、危险的分析统计,节约施工周期及返工现象发生,节约费用约30万员,实现低成本和高性能的结合。

项目运用BIM技术,确保了施工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采用三维可视化三维模型进行交底,即施工模拟平台、VR虚拟场景平台等,来论证施工的可行性,让施工人员更容易理解施工节点做法。同时,基于BIM“目标设定-模拟优化-跟踪展现-分析调整”完整进度管控流程,实现项目可视化管理,给生产人员带来全新管理思路,大大节省日常进度管理作业时间。

项目通过智能硬件终端设备对数据进行采集分析比对、建立应用模型,实现管理可视化展现。对数据的实时推送全面满足项目管理人员、劳务人员等多维度用户使用与管理的需求。平台人员管理模块深度介入人员档案管理、考勤管理和定位管理,录入基本信息,教育记录,打卡记录等,统计工人在场的工时及当前在场人员数量及对应各工种的人数,查看项目中定位基站的分布位置及在线状态,查看基站所覆盖的人数及工人的出入记录。

传统的人工巡检因巡检人员的不同而巡检效果各异,项目采用智能巡检机器人进行智能监测设备,替人工对配电室电柜本体、安防与环境进行监测,范围可覆盖配电室内全部待检测设备。通过自动充电、最优路径规划、自主导航定位、视觉识别、远红外识别等高新科技技术实现巡检任务的全自主执行,无需人工干预,实现了对机房设备故障的判别和自动报警,为机房的自动化运维管理提供了必要的数据和技术支撑。该方案提高了项目工作效率,解决巡检质量分散、手段单一的问题,而且机器人每次巡检定时、定点、定角度的程序化作业保证了巡检到位率和及时性,大大提高了巡检的客观性。

项目建立了完备的二维码数据联通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厂区生产、技术、质量、安全、经营等管理资源,通过二维码赋予各个施工部位一个新的“身份证”。只要上前扫一扫对应的二维码,就可以了解到该施工部位的施工情况、技术、质量、安全负责人以及相应的技术方案、技术交底、验收情况等,并且相关数据可以实现在线管理、动态更新,让业主、监理单位、管理人员、作业人员便捷、直观地了解整个项目的管理流程、施工工艺、机械设备使用情况等,实现施工现场管理规范化。

绿色能源是雄安新区发展的主旋律。山西电建积极推广应用适合绿色施工的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五新”技术,鼓励将智慧工地建设与绿色施工技术协同发展,推动绿色施工技术创新。项目成立了绿色施工管理小组和工作小组,坚持“业主的要求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的理念,高强度、高密度、高质量推进全面绿色施工。

通过“智慧工地综合管理技术”后台数据处理,实时监控,定期自检,做好资源再利用工作,保护厂区环境和地表环境,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施工节水节能措施,采用节能材料,提高施工资源利用率。将信息化实实在在地运用到指导绿色施工中。项目非传统水源和循环水的再利用率超过30%,工地临房、临时围挡材料的可重复使用率达到70%,废纸废电池封闭回收,施工现场500公里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总用量的70%以上,严格做到了“工完料尽场地清”。

高标准的管理结合高科技的助力,为山西电建高质量发展赋能。

使命于心,责任在肩。容东片区安置房工程为山西电建“智慧工地”精细化建设打造了新品牌,更为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提供了坚实保障。(完)(宋瑶 弓晓炜)

山西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