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高秉涵时隔三年再次跨越台湾海峡回到菏泽,祭祖省亲,送旅台老兵骨灰“回家”,到牡丹区第二小学讲述母校深情,到定陶区明德小学捐赠图书……一路走来,泪点满满,感动多多。
6月11日19时许,高秉涵和他的探亲团队一起在菏泽牡丹机场前欢呼。那一刻,这位年近九旬的老人振臂高呼,就像一个刚刚回到母亲怀抱的孩子。“这是我第一次乘坐飞机在牡丹机场降落,心里很高兴。”谈起家乡近年来的巨大发展变化,高秉涵频频竖起大拇指,“没有想到我们菏泽也有机场了,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高铁风驰电掣,家乡已经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都市。”
6月12日上午,88岁的高秉涵携妻将子跨越台湾海峡回到家乡,焚香祭酒,缅怀自己的父母。“爹,娘,春生来看你们了!”在菏泽鲁西新区吕陵镇高孙庄村西的父母墓地前,高秉涵庄重地上香、烧纸、添坟。碑文显示,高秉涵面前的这座石碑立于1998年5月20日,此时距离他离开大陆已经50年。一炷清香,两行热泪,化作一世相思。
“春生,你回来了。”“大爷,这次在家住几天吧。”听说高秉涵再次回乡祭祖,乡亲们都聚集在村头等候,并陪伴他一起去祭奠父母。祭奠前,高秉涵用颤抖的双手一遍遍擦去墓碑上面的灰尘,随之显现出他母亲宋书玉的名字。
当天14时许,在菏泽鲁西新区马岭岗镇穆李村,高秉涵和长子高士玮送旅台老兵常义廷的骨灰“回家”,常义廷的女儿常爱香,接过父亲的骨灰坛,泣不成声。
常义廷老人的女儿、孙子及广大村民,聚集在村头,迎接这位旅台老兵骨灰“回家”。常义廷1927年出生于穆李村,2018年在台湾去世。据其女儿常爱香回忆,父亲在她三岁时离开家乡,自己那时候刚有一点记忆片段。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常义廷曾经回乡探亲,并在家短住。老人去世后,其女儿常爱香和孙子常同建、常同刚委托高秉涵先生带老人的骨灰魂归故里。
6月12日晚,菏泽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臧伟与高秉涵先生座谈交流,臧伟对高秉涵先生几十年如一日的信念坚持和深厚的家国情怀表示赞赏和敬佩。此次阔别三年重返故乡,再次抱着老兵骨灰返陆归家,满满展现出了高老先生骨子里的传统中华文化的孝道和乡土情怀,那少小离家但乡音无改又恰恰体现出两岸同文同祖同源。现在祖国的繁荣发展,我们更应齐心协力,多渠道加强两岸交流,延续情感,共同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怀复兴中华的梦想。
6月13日上午,高秉涵回到母校牡丹区第二小学进行探望,并观看演出。老学长高秉涵与小学弟小学妹们亲切交流,并与母校互赠礼物。在观看节目表演《妈妈,带我回家》时,老人几度落泪。“再次走进这熟悉的校园,百感交集,这是我的家啊!”
“欢迎高爷爷回家”,6月13日下午,在孩子们的高呼下,高秉涵来到山东省委台港澳办驻村第一书记与选调生所在的定陶区马集镇袁堂明德小学。举行“近乡情更怯,仍是故土甜”个人回忆录《回家的路》捐赠活动,并结合自己的经历附赠读书寄语,“贫则因书而富,富则因书而贵!”。
活动结束后,高秉涵一行前往台胞李佳玲捐建的张圈村稼竑公园和袁堂村乡村记忆馆,他高兴地表示,看到家乡的发展日新月异,倍感开心欣慰,希望更多的台胞像李佳玲女士一样,到大陆来发展,热心社会公益,积极回馈社会,助力祖国早日统一、繁荣昌盛。随后,高秉涵一行来到菏泽龙池牡丹,在参观菏泽牡丹产业的发展情况后,高先生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从来没想到,我们菏泽还有这么靓丽的产业。”6月15日19时许,高秉涵先生踏上飞往厦门的飞机,结束了为期5天的返乡之旅,在登机口老人不断回头敬礼,惜别家乡。
情系家国,念兹在兹。
来源: 菏泽市台办
主办单位:山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