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辽宁新闻6月21日电(记者赵桂华)6月20日,在2023年多链融合联动—助力辽宁千企创新行动合作服务签约会议上,沈阳市沈北新区多链融合服务团与省技术创新研发工程中心成功签约,荣获2023年多链融合联动—助力辽宁千企创新行动合作服务项目立项。
这意味着,年初,在全省多链融合服务团考核中以第一名成绩被评为优秀服务团的沈北新区多链融合服务团,今后,将拥有更多、更专业的技术、融资等专家团队,为有需求的企业及时解决相关难题。
何谓多链融合服务团?
据了解,辽宁省技术创新研发工程中心围绕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创新发展中面临的“政策把握应用难、科技需求提炼难、专家精准对接难、科技人才引进难、创新发展融资难”五个难题,提出了“搭建一个平台、开展一项行动、打造一支团队、服务一批企业”的“多链融合”科技创新生态服务模式,旨在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和跨界融合,加速构建以企业为“主”的实质性产学研合作,为当地企业打造一支集技术、金融、管理、财税等领域,留得住、用得上的科技创新“多链融合”服务团队。
服务团过去两年硕果累累
签约会上,沈阳辉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王晓宇介绍了沈北新区多链融合服务团的工作成果。
成果一:组建科研团队
2021年9月,在省技术创新研发工程中心指导下,区科技局联合沈阳工程学院组建了沈北新区多链融合服务团,围绕驻沈北新区企业开展服务工作,汇聚了16名技术专家、投融资专家、科技服务专家和企业需求调研员。同时,依托政策补贴了5万元,用于支持“多链融合”服务团开展活动。
成果二:建立科技攻关体系
充分发挥沈阳工程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园试验田优势,设定“产学对接+科教融合+公益支持+市场机制”路径,采取 4 个梯度支持体系开展定向技术攻关,解决中小微企业提出的“卡脖子”技术问题,初步形成“揭榜挂帅”科技攻关体系。
成果三:促进成果转化
构建科技创新自循环体系,赋予科研机构及人员更大的自主权,让企业敢于加大创新投入力度,使科研资金得到循环利用,促进项目、人才、资金、平台实现一体化配置。
自 2021 年 9 月成立以来,已有效解决企业科技需求 53 项,10 余项技术需求被沈阳工程学院、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揭榜攻关,举办产学研金对接活动 15 次,开展专业讲座 9 次,签订技术服务合同 12 项,成功举办沈北新区“访企拓岗 多链融合”、北方环境论坛(2023)暨首届工业减污降碳技术校企圆桌论坛等活动。
沈北新区多链融合服务团出色的工作终于结下硕果,今年初,在全省多链融合服务团考核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被评为优秀服务团。
围绕沈北科教融合园开展工作
下一步,沈北新区多链融合服务团将围绕沈北科教融合园开展各项工作。
深入推进人才体系建设
不断优化拴心留人的发展环境,提供人才发展政策支撑。促进人才与产业融合,实施“人才+项目”“人才+产业研究院+项目”新模式。
加快科技成果本地转化
坚持“服务转化就是服务科技”的理念,围绕科技成果转化打造产业服务生态,建立了“三个平台、三支队伍”(“三个平台”是指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平台、交易平台、转化平台,“三支队伍”是指专家评审队伍、专职服务队伍、职业经理人队伍)。依托中部知光、智慧湾科创孵化中心等重点载体,常态化推进高校科技成果对接活动。
加快产学研融合发展
依托沈北“多链融合”服务团,挖掘重点产业链关键技术难题,利用沈阳工程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园平台发布“榜单”,借助沈阳工程学院项目研发专项资金和区政府奖补政策,面向驻区高校科研团队实施“揭榜挂帅”。(完)
辽宁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