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辽宁新闻7月13日电 一个月前,由大连大学主办的2023年国家艺术基金《辽西地区珍稀濒危剧种音乐创作人才培养项目》开班仪式在大连大学音乐厅举行。经过一个月的紧张授课和培训,项目组12日在大连世界音乐文化博物馆音乐厅举办了汇报演出和研讨会,来自辽西的三个剧团的演员们现场演出了三个剧种的选段,有些六七旬的老艺人都是该戏种的代表性传承人,大家充分的筹备和精彩的演出令人震撼并受益匪浅。
《辽西地区珍稀濒危剧种音乐创作人才培养项目》聘请了20余位国内知名理论专家、戏曲专家教授、国内外知名中青年作曲家作为授课老师,为从全国各地遴选出的16位有着丰富生活积累和编创经历的学员,以阜新蒙古剧、海城喇叭戏、凌源影调戏三个剧种进行了扎实的授课和培训,在短时间内让学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在汇报演出环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文体服务中心剧团演出了蒙古剧片段《砸斗》,来自海城市的演员们表演了海城喇叭戏片段《墙头记》,凌源影调戏传人刘翠英、任辉在乐队的伴奏下,演唱了《要保山林享太平》《许仙借伞》《三变惊迷》《破镜重圆》4个唱段;精彩的剧情和优美的表现令现场学员及专家赶到十分震撼,甚至觉得这么精彩的地方戏不应该到了“濒危”的境地。
项目组授课教师、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副教授李博和大连大学音乐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专家周杨教授均表示,感谢大连大学音乐学院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我们的地方剧种本身自带一种繁茂的生命力,我们的历史、民间故事、群众语言、民族曲调都是取之不竭的艺术资源。特别是不断融入创新的时代元素,让三个剧种更受年轻群体喜爱,更加发扬光大。他赞赏了承办方大连大学的精心组织和筹划,感谢本次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让我开启了濒危剧种的学习之旅,相信这些元素一定会出现在自己的作品里。
项目组学员、来自广西艺术学院的王丹怩和来自海南科技职业大学的牟金星,此次都以海城喇叭戏音乐作为自己的课题,她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个月紧张而充实的学习既开阔了眼界,也让自己对地方戏曲音乐的了解更为深入和深刻,而当天的演出则让人对辽西珍稀剧种的艺术魅力刮目相看,让她们感受到了不仅在专业知识方面有所拓展,更重要的是一种思想理念的提升。集中培训过程中,自己吸收了专家们的课程精华,其丰富的科研经验、独到的思维视角都对我今后的学习、工作起着引领和导向的作用。能在今后的教学能力、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上得到较大提升。感谢这个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这次真的是收获满满。
作为观众,大连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研一的刘小静和邱岩观看展演和专家研讨会之后非常感慨,“能有幸在大连大学接触到国家艺术基金的项目,对我的学习帮助颇丰,受益无穷,同时万分感恩能有这么好的平台。非常感谢国家艺术基金提供的学习机会,让我们作为学校里的学生有机会和专家学习,对我们今后的实践和理论都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另据透露,在学习实践中,交响乐《蒙古贞·草原情》、影调歌《山乡里来了皮影戏》等一批音乐作品已经被学员们创作、改编出来或在完善之中。
在研讨会环节,项目主持人、大连大学音乐学院曲国凤副院长对项目进行作了汇报,音乐学院党总支书记修香斌、院长杨曦帆对项目进行给予了肯定,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了意见。该项目班主任楚悦博士介绍,来自全国的学员们素养很高,学习班严格要求考勤和学习制度,并为来自全国的知名专家做好充分的授课保障。现场,国家艺术基金指定该项目评审专家张立忠、胡春波、郑冰,和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代表、辽宁省文旅厅领导出席活动,并给予积极的点评。众多专家学者就辽?地区珍稀濒危剧种的生存与发展、高等院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如何与地方院团进行深入合作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的交流。
辽宁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