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南新闻7月13日电 (张雪盈)7月12日,郭莽园艺术展在湖南省湘潭市齐白石纪念馆开展。本次展览筹备历时一年,展出的148件作品涵盖山水、花鸟、人物等题材,既是对画家创作历程的系统回顾,也为湘粤两地艺术、文化的交流碰撞提供了平台。
郭莽园,1942年生于广东汕头,西泠印社社员、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州画院艺术顾问。其不仅擅画,还兼攻治印、书法、诗词,绘画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国美术馆、国际奥委会等单位收藏。
20世纪初,壮年时期的齐白石曾在湖南与岭南两地四进四出,足迹涉及广州、钦州、肇庆等地,对两地画家的艺术人生产生了重要影响。“齐白石是大写意巨擘,希望能用画作向他致敬。”郭莽园接受记者采访表示。
不同于当今诸多画坛名宿,郭莽园非美院科班出身。他幼承庭训,后受业于岭东三名士陈半醒、赵一鲁与梁留生,勤习诗文、篆刻、书法及绘画;早年在澄海工艺厂工作的经历,也让他较早汲取到了民间养分,使其画作充斥着天然不经雕琢的“野生”之美。
为更好地向观画者传递意境,郭莽园将“诗”“书”“印”视为绘画的基础,数十年如一日地锤炼传统笔墨,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貌。“作画是系统性工程,哲学、文学最好也都懂一些,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我们能从他们身上汲取到无尽的力量。”
中国著名评论家、美术教育家、画家陈传席曾评价说,“其法之奇,古所未有,今所未有,中所未有,洋所未有,唯潮汕人郭莽园有之。莽园者,真画家之闯王也!”
走进展馆,题材各异、尺寸不一的画作令人目不暇接。对郭莽园而言,大写意与画作尺幅无关,而是指那些气象高华、笔墨简约、气势恢宏、天人合一的写意画作品。因而他在进行绘画创作时,从不拘泥于题材、形式与技法等承载物,而更加注重于每一件作品所传递的情感。
纵览展馆,无论其画作留白多少、用墨浓淡,均能让人感受到一股自平凡质朴中长出的生机与活力;正如谈及时下诸多风气,郭莽园有不同观点,但心态仍旧积极、潇洒。“画家只要解决了造型问题,将各类题材间的隔阂打通,就无所谓呈现内容,反而能更好聚焦到画作承载的精神意义上。”郭莽园说。
在人们审美日趋西化的情势下,郭莽园仍旧坚持以中国的笔墨作中国画。实际上,他并不反对中西文化的交融互促。他认为,中西文化各有特点,西洋画侧重形象,中国画讲究意象,究竟以何种形式作画,取决于画家的个性、技法等,只需秉承着“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心,将“创新”二字牢记心中即可。
中国美术馆研究员、原中国美术馆副馆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梁江将郭莽园的艺术创作路,视为中国文化语境塑造的一个极具说服力的中国故事。梁江认为,郭莽园远不局限于文人大写意一路,气象高旷、功夫了得;而作为一个单纯的画家,郭莽园无一官半职履历,这也意味着人们对他的认可与评价只依据其画格与人品。
本次展览是“梦想芙蓉——当代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系列展示之一。据了解,“梦想芙蓉”是专注于当代一线名家个案研究的艺术展,现已成为齐白石纪念馆打造的展览品牌。
湖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湘潭市书法家协会主席、齐白石纪念馆馆长伍剑表示,期待能通过本次展览,集结湘粤两地艺术家,助力湘粤两地文化互动、文旅融合,振兴两地文旅产业,助推以齐白石为世界级IP、以书画艺术为典型代表的中华文化繁荣发展。
本次展览将展至8月11日,免费对公众开放。(完)
湖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华夏经纬网络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