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襄阳要闻

山水名城 魅力无限

山水名城 魅力无限

2023-07-17 09:16:25

近日,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陶宏家带队到襄阳调研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剑参加活动。

在襄阳企飞科技有限公司,陶宏家深入了解企业经营管理、惠企政策落实、产业发展引导等情况,并听取我市培育壮大数字文化产业的相关汇报。他指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的战略部署,要聚焦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文化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的现代化水平,以全新的方式手段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要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优势,加强优质数字文化产品和文化资源供给,更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不断丰富媒体传播渠道和方式,将优秀文化、主流思想传得更广、叫得更响。

在盛世唐城景区,在了解我市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精心创作文艺精品、推动文旅业态深度融合的实际做法后,陶宏家给予高度评价。他强调,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精心培育融合发展新业态,有效带动文旅产业能级提升、吸引力增强;要充分挖掘和盘活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闪光点”“记忆点”,更好地展示文化底蕴、擦亮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影响力。

调研中,陶宏家还实地察看我市文艺院团改革、非遗文化传承、文艺精品创作、“一句话叫响襄阳”全国征集活动开展等情况。

山水名城 魅力无限

——2023年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培训班实地考察调研活动侧记

“灯火通明的楼台坊市、游人如织的小桥古街,湖中舞台的轻歌曼舞袅袅余音,城门之下的史诗短剧气势恢宏……在盛夏之夜来到这里,仿佛走进了画卷里的开元盛世!”7月13日晚,在盛世唐城景区,看着身边的喧嚣与繁华,来襄参加2023年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培训班的省文旅厅政策法规与科教处一级主任科员黄康胜由衷感叹。

盛夏时节,热情似火。来自省直相关单位和各市州(林区、直管市)的50余名宣传思想文化系统骨干齐聚古城襄阳,交流学习推进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提质增效的新经验、好方法,共同谋划助力湖北“文化强省”建设的新思路、好对策。

“近年来,襄阳着力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稳步推进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媒体融合成势见效、院团改革走深走实、文艺精品佳作频出、重点景区火热出圈、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取得了全省领先的可喜成绩。为此,我们特意将培训班的‘主场’放在襄阳,让各地学员在实地观摩成效做法、在现场交流对策经验、在比学赶超中提振争先创优的精气神。”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陶宏家介绍,在为期两天的培训中,除了邀请业界知名的专家学者授课指导、安排学员结合地方和岗位实际“圆桌会谈”,主办方还组织学员走进襄阳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一线,下院团、入展馆、进企业、看项目,实地了解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盛况。

看剧团 改革带来新景象

明快活泼的襄阳花鼓戏、诙谐幽默的传统相声、刚柔并济的单人武戏……7月12日晚,在襄阳华侨城景区锦绣襄阳街区,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国有文化院团进景区活动火热开幕,精彩的表演、新颖的互动,让前来观摩的学员表现出浓厚兴趣,围绕剧目编排、人才培养、品牌营销等问题,他们与我市文旅系统干部和院团负责人不断交流。

近年来,我市持续聚焦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出台《襄阳市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实施方案》,修订《襄阳市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奖励扶持资金管理办法》,指导各院团建立健全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并通过实施地方戏曲人才培养工程、襄阳文艺精品质量提升工程,将“文化惠民”活动转化为院团工作重要阵地,有效解决人才传承、剧目编排、受众留存等问题,襄阳花鼓戏《醉美莺河》、襄河道坠子《暖心》、湖北越调《百里丹渠》等一批佳作受到广泛关注,在“文化惠民艺暖人心”“喜迎二十大 礼赞新时代”等大型文化惠民活动中,各院团的精彩演出成为一道不可或缺的亮丽风景线。

“我们黄冈作为黄梅戏的发源地,同襄阳一样拥有着良好的戏曲文艺基础和众多优秀文艺院团。了解到襄阳通过鼓励引导国有院团成立专业文化传媒机构专职运营、深挖文化资源禀赋打磨优质剧本、打造多维文化业态拓展阵地,实现了经营效益和精品力作的‘双丰收’,让我们对振兴地方戏曲、促进文化繁荣有了新的‘解题思路’。”黄冈市委宣传部文改和产业科科长王炜婷说。

看文旅 融合放飞新想象

漫步在岘山东侧的蜿蜒绿道,学员们观小桥流水、赏鸟语花香、品春晓石刻、听琅琅书声,对我市将生态与文化资源有机融合,打造岘山文化旅游区的经验做法留下了深刻印象。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游、生态游日益火热。像这样将孟浩然、羊祜、习凿齿等标志性文化元素寓于秀丽风景之中,让游客能够在赏山水之美的同时品人文之盛,无疑是绝佳的‘融合方案’。”仙桃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马艳荣表示,希望今后能和襄阳加强合作交流,在生态文化旅游的探索上携手进步,为各自脚下的山水之城增添更多魅力。

除了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作为曾经的“三线”建设基地,襄阳还有着许多“神奇的宝藏”。学员们乘着大巴转入岘山北麓的清幽密林,由旧厂房改造而来的六〇三文化创意产业园映入眼帘。具有年代感的设施场馆、丰富多彩的文旅业态、艺术气息十足的文创团队、与周边自然风光相映成趣的特色建筑……仿佛是受到身边不断打卡拍照的游客感染,学员们也纷纷掏出手机,频频按下快门。

离开岘山,来到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的盛世唐城景区,气势恢宏的《大唐倚梦》实景演出、古色古香的楼台坊市、身着古装的如织游人又让学员们大呼惊艳。“在这里,游客们可以看歌舞、赏民宿、逛街市、品小吃,甚至有绣球招亲、船头对歌等许多新颖有趣的互动节目,沉浸式的体验空间,自然而然能够吸引游客、留住游客。”黄康胜说。

在景区文创商店,琳琅满目的文创商品引起了学员们的关注。从雪糕、奶茶、牛肉面,到相框、明信片,再到服装、配饰、小摆件,每一样物件都基于整体的唐文化风格设计,古色古香,让人一眼难忘。看着进进出出挑选商品的游客,不少学员也打开支付软件,为自己购置一个“襄阳印记”。

“文旅产业的‘百花齐放’离不开‘发芽的土壤’和‘展示的橱窗’。能够有效盘活闲置资源,将文化企业组织起来,构建共同发展的‘组团阵地’,将文旅业态集中起来,打造一步一景的‘体验平台’,是这里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荆门市委宣传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科副科长刘祚通说。

看政策 “春风”吹开新气象

“如今,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迎来强劲复苏的热潮,各地纷纷立足优势、创新突破,展开了激烈的‘抢人大战’。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游人如织、处处火爆’的盛景,归根结底还是有高水平的文旅产业能级作为支撑。”经过对比,不少学员发现,在文旅产业的配套扶持上,襄阳确实“先行一步”,政策更全、规划更优,因而动能更为强劲。

近年来,我市通过持续用好《襄阳市加快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等文化经济政策,构建机制、完善流程、细化责任、步步推进,抓重点和带整体相结合,重点突破和渐进推动相衔接,以“春风”吹开文化旅游事业繁荣发展的新气象。

截至目前,根据相关政策,我市累计兑现各类奖励资金2亿元,全市规上文化企业从2019年的266家增加到现在的369家,建设路21号创意产业园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酷娱科技、企飞科技被列为湖北省2022—2023年度上市后备“金种子”企业,文化产业发展的气场更足、品位更高。

在加强企业精准扶持培育的基础上,我市还充分发挥《襄阳市文化产业发展奖励政策实施细则》《加强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六条措施》等政策拉动作用,并陆续出台《襄阳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襄阳市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等方案规划,不断优化顶层设计、谋划重点项目、科学配置资源,为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强筋壮骨”。

目前,襄阳已打造国家5A级旅游景区1家、4A级景区11家、3A级景区26家,华侨城奇幻度假区项目、汉江生态城文旅商综合体、关圣古镇项目、隆中文化园等53个重点文旅项目正同步推进,仅2022年便完成投资70亿元,襄阳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有效夯实。

此外,襄阳还精准聚焦媒体深度融合,集中襄阳日报、襄阳广电精干力量,组建成立“汉水襄阳”编辑部,搭建“汉水襄阳”头部客户端,以“平台融合”推进“媒体融合”,实现资源集中、技术集中、调度集中,在壮大主流舆论阵地的同时,也为文旅事业壮声势、亮名片提供了重要支持。

结束观摩的返程大巴上,由“汉水襄阳”编辑部制作、“汉水襄阳”头部客户端首发的城市形象宣传片《三顾在襄阳》吸引了学员们的眼球,优美的画面、灵动的剪辑、深刻的文案,让大家连连称赞。

“做大做强‘汉水襄阳’融媒传播矩阵、聚力实现‘一个平台尽看襄阳’、锻造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宣传铁军,是襄阳内外宣爆款频出、文旅声势持续火热的关键原因。相信通过借鉴‘襄阳方案’,我们在推进媒体融合走深走实、文旅宣传出彩出圈上定能取得看得见的好成效。”王炜婷说,作为“三国迷”和“金庸迷”,自己从小就从书中认识了襄阳这座侠义之城、神奇之城,经过2天的观摩学习,襄阳在媒体融合、院团改革、文化数字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经验成果让自己受益匪浅。

学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本次培训为契机,总结经验、梳理方法,持续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湖北“文化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希望能有更多机会来到襄阳交流学习,共同谋划促进文化繁荣、产业进步的新方法、新路径。 (稿件由襄阳市台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