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学者王守仁曾驻足大通,
作《泊船大通》诗:
泊船大通
扁舟经月佳林隈,谢得黄莺日日来。
兼有清泉堪洗耳,更多修竹好衔杯。
诸生涉水携诗卷,童子和云扫石苔。
独奈华峰隔烟雾,时劳策杖上崔嵬
提起铜陵地区的古镇文化,大通镇当首屈一指。据史志记载,大通在唐代始设水驿,曰大通水驿。南宋时期,“日出而市,及午而散”的集市活动已由“镇”所代替。诗人杨万里在《舟过大通镇》中有“渔罾最碍船”“鱼蟹不论钱”的诗句,为渔乡留下了生动的写照。明代洪武初年,大通设巡检司、河泊所、驿运站等机构。清设大通水师营,“辖枞阳以下水东至荻港水面”。同治初,兴建大通参将衙,驻参将统帅水陆清军近千人,还设有“纳厘助饷”的厘金局和专征江西、两湖及安徽中路盐税的盐务督销局。至清末民初,大通与安庆、芜湖、蚌埠齐名,为安徽四大商埠之一。
大通新貌
老街
主办单位:铜陵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联系电话:0562-5880390 E-mail:tltbzs2007@sina.com
华夏经纬网络信息中心版权所有